危亭开宴逼秋穹,五马同游一马骢。
岐路即看千里近,劝酬真觉四愁空。
楚山北向青如簇,肄水南来曲似虹。
笑指九成台上凤,来仪应在碧梧中。
秋日宴凤来亭呈同游符陈二使君
危亭开宴逼秋穹,五马同游一马骢。
岐路即看千里近,劝酬真觉四愁空。
楚山北向青如簇,肄水南来曲似虹。
笑指九成台上凤,来仪应在碧梧中。
【注释】
- 危亭:高峻的亭子。
- 凤来亭:在今安徽省合肥市西。
- 符陈二使君:作者的朋友,官名不详。
- 五马:代指皇帝。
- 一马骢(Cong 铜): 指马,骢为马的一种,这里借指马。
- 岐路:岔路口,比喻分别的地方。
- 千里近:形容距离很近。
- 四愁空:形容心中愁绪无处寄托。
- 楚山:指南朝齐梁诗人谢朓曾作《登金陵凤凰台》诗,因以“楚山”指金陵凤凰台。
- 肄水:即练江,发源于安徽歙县北部,流经合肥,入巢湖。
- 九成台:在合肥城西北,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曾在此筑台观乐。
- 碧梧:绿色的梧桐树,常用来比喻贤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合肥的秋日宴席上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秋日宴会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友情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首句“危亭开宴逼秋穹”,诗人以“危亭”来形容宴会地点的高峻,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接着“五马同游一马骢”,用“五马”暗指皇帝,而“一马骢”则是指诗人的马。这句话既体现了宴会的盛大,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度良辰美景的喜悦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岐路即看千里近,劝酬真觉四愁空”,描绘了宴会结束后,诗人和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这里的“千里近”形容道路的距离很短,而“四愁空”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空虚感。这种情感的描写,既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楚山北向青如簇,肄水南来曲似虹”,则是对合肥周边自然风光的描绘。诗人通过对楚山和肄水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两句话也是诗人对人生态度的一种体现,他选择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而不是陷入悲观的情绪中。
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体悟。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