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长和岛屿青,江中风浪雨冥冥。
霜凋碧树作锦树,色过棕亭入草亭。
诸葛大名垂宇宙,元戎小队出郊坰。
卧龙跃马俱黄土,极目秋天虚翠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桂林雨中遥望诸葛亭有感而写的。
首联云:“云水长和岛屿青,江中风浪雨冥冥。”这是写雨中的山水,云水与岛屿相连,江中波浪起伏,雨水纷纷扬扬,一片迷蒙景象。“长”字写出了云水与岛屿连成一片的情景;“和”字则写出了云雾缭绕的山峦,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接着又写到了“江中风浪雨冥冥”,这两句诗把雨中的景象描绘得更加生动具体,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雨中,感受到了那风雨交加、波涛汹涌的壮阔景象。
颔联云:“霜凋碧树作锦树,色过棕亭入草亭。”这是写雨后的景色。霜降之后,原本翠绿的树叶变得红润鲜艳,犹如锦绣一般,令人赏心悦目。诗人用“作锦树”的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雨后树叶的色彩变化,使读者仿佛能看到那美丽的景致。接着又写到了“色过棕亭入草亭”,这句诗通过颜色的对比,写出了雨后阳光照射下的草地,使得草地呈现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诗人用“入草亭”的描写手法,巧妙地表达了雨后大地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颈联云:“诸葛大名垂宇宙,元戎小队出郊坰。”这是写历史上著名的智者诸葛亮。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才能,被世人誉为“卧龙”。他的名字传遍天下,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接着又写了“元戎小队出郊坰”,这里的“元戎”指的是古代军队的首领或指挥官,而“小队”则是指一支小型的队伍。这句诗通过描写诸葛亮带领一支小队出征的情景,表现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以及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诸葛亮的高度赞誉和敬仰之情。
尾联云:“卧龙跃马俱黄土,极目秋天虚翠屏。”这是写诸葛亮和刘备的离别场景。诸葛亮曾辅佐刘备创建了蜀汉王朝,然而在赤壁之战后,刘备被迫离开荆州南下。而诸葛亮则选择留在南方,继续为刘备效力。后来,刘备在白帝城去世,诸葛亮悲痛欲绝。在这里,诗人通过描写诸葛亮和刘备的离别以及两人分别的情景,表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担当。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桂林雨中的景色描绘和对历史上著名智者诸葛亮的评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