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袍白马泰陵行,十五年前路惯经。
一诵君诗一惆怅,几回赓和几回停。
【注释】莫春:即暮春,指春天的最后几天。朝陵:指皇帝到泰山祭祖。西游次:指在西游途中停留。张石川:即张岱,字石川,明末清初文学家。十首:指《青袍白马泰陵行》。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1645年(顺治十二年)暮春时节,自北京去泰安祭祀明朝太祖朱元璋陵寝时所作。
“青袍白马泰陵行”,起句点出时间、地点和目的,描绘出一幅诗人赴泰山祭祖的图景。“十五年前路惯经”,诗人回忆起十五年前自己第一次来到泰山的情景,那时还只是一名年轻的书生,对泰山充满好奇与敬畏。“十五年前路惯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第二句“一诵君诗一惆怅”,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为朋友张石川写的一首诗,这首诗充满了对逝去朋友的怀念之情。如今,诗人再次诵读这首诗,不禁感到惆怅不已。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三句“几回赓和几回停”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以及对自己创作的执着。诗人曾多次尝试创作诗歌,但每次都因为情感深沉而难以下笔。这种创作过程中的挣扎与无奈,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泰山祭祖这一场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对友情、诗歌创作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思考。诗人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