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初收花满城,青门乔木啭流莺。
草坡瓜瓞无人见,谁谙偷闲学邵平。
注释:春日里,我因感慨世事而有所遣兴。刚经历了风雨的侵袭,花儿已经盛开满城了。青门旁的乔木上,黄莺欢快地啼叫。田野上的小草坡上,瓜藤和豆蔓长得郁郁葱葱,没有人看到。谁懂这偷闲学邵平的境界呢?
赏析:
此诗首句为景,次句写鸟语花香之美景,第三句点出无人欣赏之憾事,末句抒发感慨之情。全诗构思巧妙、意境优美。
“春日遣兴”四字,总括了全篇内容。诗人因春日而遣兴,遣兴之作又以春日景色为主。开首两句是写景,写的是花好风和的景象。
“风雨初收花满城”,是说经过一场风雨,天气晴和,百花盛开,整个城市都弥漫着花香。这句诗中,“风雨”一词既表明时间,又说明天气,同时暗示出诗人当时的心情;“花满城”则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百花争艳,姹紫嫣红,香气扑鼻,满城皆是。这一句诗通过写风雨过后的景象,为后面描写鸟儿欢快的叫声做了铺垫。
“青门乔木啭流莺”,是说青门前的树上,黄莺正欢快地啼叫着。这句诗中,“青门”一词不仅指代地点,还暗示了时间。在古代,青门是一个地名,同时也是皇家园林的所在地,因此这里的青门往往指的是皇宫或者皇家园林。同时,青门也象征着一种尊贵的地位或者身份。而“乔木”一词则形容树木高大挺拔,枝叶茂密。在这里,它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树的形态,还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是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地方。最后一句是写鸟语花香之美景,写的是花好风和的景象。“啭”,即鸟儿鸣叫的声音。“流莺”,即黄莺。这句诗中,“啭”字不仅表达了鸟儿欢快的叫声,还传达出了一种愉悦、轻松的感觉。同时,“流莺”一词还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鸟儿最为活跃的时候。在这里,鸟儿的欢快叫声与春天的景色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首诗的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第三句“草坡瓜瓞无人见”,写的是没有人注意到那片草坡上生长着瓜蔓和豆蔓,它们长势茂盛,无人问津。这句诗中,“瓜瓞”一词既可以指具体的瓜类植物或果实,也可以泛指各种农作物或植物。同时,“瓞”字也隐含了吉祥、丰收的意思。在这里,它不仅描述了大自然的景象,还暗示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情景。最后一句“谁谙偷闲学邵平”则是在表达自己对于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感伤。其中,“偷闲”一词既可以理解为利用闲暇时间来放松自己,也可以理解为追求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这里,诗人用“学邵平”这一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现实社会纷扰的无奈和厌倦。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景色中的自然美以及人们对于这种美的感知和欣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它还透露出诗人对于悠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