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仪运天地,日月相沉浮。
瀛海扬其波,巨鳌奠神州。
真宰每如兹,逝者何时休。
姬公避管蔡,仲尼涕衰周。
从事不及时,毫末成山丘。
鸡鸣盥漱初,营营何所求。
【赏析】:
《咏志二十首》,乐府诗,《文选》作曹操诗。曹丕《典论·论文》称:“盖奏议宜雅,书序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魏文帝集》卷一收录了曹操的《咏怀诗》十八首。此组诗是曹操以“志”为题所作,每句四字,共二十句。
太仪运天地,日月相沉浮。
瀛海扬其波,巨鳌奠神州。
真宰每如兹,逝者何时休。
姬公避管蔡,仲尼涕衰周。
从事不及时,毫末成山丘。
鸡鸣盥漱初,营营何所求。
注释:
太仪(yí):古代指天、地、日、月等自然现象和宇宙万物的总称,后泛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瀛海(yíng hǎi):大海的别名。
巨鳌:传说中大龟。古人认为它背负重物时,能将背甲竖起来,所以称为巨鳌。
真宰(zhài):指天地自然的主宰或本原,这里指自然界的规律。
逝(shì)者:死去的人。
姬公:周公旦,名姬旦,周武王的弟弟,文王的儿子。他曾在封国纣王时被囚,出逃后辅佐武王伐纣,建立周朝,被封于鲁,故称周公。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尊称孔圣人。
从事(cóng wù):指做官,仕宦。
毫(háo)末:指细小的毛发末端。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
营营:忙碌的样子。
【译文】:
天地运行有其自然规律,太阳和月亮轮流升沉。大海扬起波澜,巨大的巨鳌支撑着神州大地。自然规律总是一样的,死去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周公旦逃避纣王暴政,孔子痛哭衰亡的周朝。做官的人不能及时上任,微小的事情也会变得庞大。
鸡啼之时开始洗漱,忙碌是为了什么?
【赏析】:《咏志二十首》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这二十首诗是曹操用“志”为题目所作的一组诗,每句四字,共二十句。这组诗主要表现了曹操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
第一首说天地运行有其自然规律,太阳和月亮轮流升沉,大海扬起波澜,巨大的巨鳌支撑着神州大地。第二首写自然规律总是一样的,死去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停止?第三首写周公旦逃避纣王暴政,孔子痛哭衰亡的周朝。第四首写做官的人不能及时上任,微小的事情也会变得庞大。第五首写鸡啼之时开始洗漱,忙碌是为了什么?第六首写这组诗的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