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郧子国,拄笏章华台。
芊楚莽安在,往事成飞埃。
渺渺一气中,龙光明九垓。
帝迹发郢甸,蒿宫倚天开。
幕府岂云远,钩陈环上台。
中丞建玉节,磊落非凡材。
耀日宾盖出,籋云天马来。
露冕烟山春,熊轼生风云。
万里自兹始,临岐重徘徊。
菀菀垂柳枝,嘤鸣正相催。
吴趋发浩倡,且荐金陵杯。

【注释】

扬帆:乘船。郧子国:指湖北的郧阳地区。章华台:楚灵王修筑的行宫,在今陕西汉阴县。芊楚莽安在:《诗经·小雅·谷风》:“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毛传:“芊,草貌;楚,禾貌。莽,田莽也;言我行于野,见其禾黍之茂。”《史记》记载,楚灵王筑章华台,“台上尽为种植树木,下临方三百步”,可见当时林木之多,故云“芊楚莽”。往事成飞埃:指过去的一切已成为过眼云烟。渺渺一气中:指浩浩宇宙之中。龙光:喻天子的光辉普照大地。九垓:古代对天的最高处,即九重天。帝迹:帝王的踪迹。郢甸:地名,位于今湖北江陵。蒿宫倚天开:蒿(hāo)宫,即章华台,倚天开,形容高耸入云。幕府:将军府。云远:如云般遥远。钩陈:北斗星的第三颗星名,亦称“玉衡”。环台:环绕着台的建筑或建筑物的环廊。中丞:指御史中丞。建玉节:指持朝廷颁发的符节。磊落:光明磊落。非凡材:非凡的才能和德行。耀日宾盖:指太阳照耀下的车盖。籋云:形容马的鬃毛像云朵一般飘洒。露冕:皇帝戴的冠冕。烟山春:形容春天景色迷人如烟似雾,山峦起伏,绿树繁花似锦。熊轼生风云:形容雄壮的气慨。垂柳枝:《诗经·周南·关雎》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里用其意,以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嘤鸣:象声词,形容鸟叫声。吴趋:即吴地的歌谣,泛指民间歌曲。《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悲愁,不知所愬,乃作《离骚》、《九歌》。”浩倡:大歌、高唱。且荐:姑且拿来献给你。金陵杯:指美酒。金陵,今江苏南京,古时又称“建邺”,是江南著名古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朋友王履约的一首七律。诗人在诗中回忆了两人昔日的交往,同时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开头两句,诗人先从对方谈起。郧子国,是楚武王之子文王所封之地,也就是后来的楚国的所在地。“扬帆”二字,则表明了送别时的情态。王履约将要去赴任佥都巡抚郧阳,诗人特意为他饯行,并写了这首长诗相送。“拄笏”二字,点明他是去担任一个官职,而且是要“秉钧”(掌理大政)。这既是实写,也是虚写。

三、四句,诗人转而写景,描写了鄂南山地的壮丽景色。诗人把鄂南山地比作“芊楚莽”,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那莽莽苍苍的景象。

五、六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鄂南山地中的自然景观。那茫茫一片的云雾弥漫在天地之间,那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整个天际。诗人通过这两句,把鄂南山地的气势展现得十分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诗人又进一步描写了鄂南山地中的人文景观。那帝王的足迹遍及天下,那巍峨的宫殿矗立于天地之间。这里的“帝迹”一词,既指帝王的足迹,又暗指王履约即将赴任的那片地方。而“蒿宫”,则是指王履约将要赴任的那座宫殿。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他对王履约的期望和祝福。

接下来的八句,诗人转而写人。他首先称赞了王履约持节持节的高贵身份,然后又赞叹了他的才华和品德。最后两句,诗人更是直接赞美了王履约的美好品质。他称赞王履约如同那璀璨的明星一般闪耀着光芒,他赞美王履约如同那高傲的骏马一样驰骋在那片土地上。

诗人再次回到了送别的场景上来。他感叹道:自从我们相识以来,已经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了。如今你要离开我,去到一个新的地方去上任了。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你的音容笑貌却始终印刻在我的心头。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他对王履约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他希望王履约能够一路顺风,一路平安;他希望王履约能够在新的岗位上取得辉煌的成就;他希望王履约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