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丁丁声自长,山歌处处更悠扬。
宁知啸落音为凤,且喜时非道有狼。
细听似赓黄鸟弄,远闻如奏白云乡。
别难伴侣归来晚,拟古还看月在梁。

狼岭樵歌

伐木丁丁声自长,山歌处处更悠扬。

宁知啸落音为凤,且喜时非道有狼。

细听似赓黄鸟弄,远闻如奏白云乡。

别难伴侣归来晚,拟古还看月在梁。

【注释】

①狼岭:指今河北省张家口市的狼牙山,因山顶有狼牙而得名。

②“伐”字下原无,据上下文意接上去为“木”字,是“伐木丁丁”句中“伐”字之误,应为“木”。

③悠悠:形容歌声、乐曲等声音悠扬宛转。

④宁知:哪知道。啸落:象声词。这里指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也比喻歌声。

⑤道:通“导”,引导。这里是说没有狼的地方道路通畅。

⑥细听:仔细倾听。赓(gēng):接续,继续。黄鸟:即黄莺。弄:游戏。

⑦奏:演奏。白云乡:指遥远的山林。

⑧“拟”字下原无,据上下文意接上去为“古”字,是“拟古还看月在梁”句中“拟”字之误,应为“古”。

⑨“梁”字下原无,据上下文意接上去为“上”字,是“梁上”句中“梁”字之误,应为“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狼山风景和民风的歌谣体诗,全篇用白描手法,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清新。

开头两句写樵夫伐木时的歌声,其歌声随风传来,回荡于山谷之间,使人听了感到十分悠扬。“山歌”两句,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这种歌声的赞赏。他认为,这些山歌之所以如此悠扬,是因为山里人淳朴善良,他们歌唱的内容既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也歌颂了劳动的美好。

第三、四句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补充和说明。诗人认为,那些啸声如同凤鸣一般美妙动听;又觉得那些山歌虽然听起来像是黄鸟的鸣叫,但它们所表达的却是一种更为深沉的情感。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将歌声和鸣叫进行了比较,使得歌声更加显得高亢、悦耳。

诗人描绘了山歌传播的范围之广。他细致地描绘了山歌的声音如何随着风向远处飘散,如何在空中与云霞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这里的“远闻”二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山歌传播的深远程度。

第五、六句则是诗人对山歌内容的进一步解读。他发现,那些山歌仿佛是在模仿黄莺的鸣叫,但实际上它们所表达的却是更为深沉的情感。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歌声仿佛有了生命,能够自由地飞翔在广阔的天空之中。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归乡的感受。诗人看到家乡的月亮挂在房梁之上,不禁想起了自己童年时光的点点滴滴。这里的“还看”二字,表明诗人已经离开家乡许久,此时他不禁回想起自己的故乡,那种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与过去的对比,突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狼山风光和民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清新,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