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献纳侍彤墀,鸿渐闲思见羽仪。
先哲所焚惟疏草,不留谠论后人知。

【注释】:

偶书:偶尔写下的诗。彤墀:指朝廷。鸿渐:指高士,也指远大志向的人。疏草:《汉书·东方朔传》载:“武帝读《子虚赋》,曰‘甚哉,师乎,其大而无所施吾心也’;闻朔在,乃起更衣,曰‘嗟乎,子乎,与道俱往矣。’”此句借以自谦。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诗人在偶然之中写了一首诗,诗中流露出自己对仕途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己才华被埋没的无奈和悲哀。

首句“十年献纳侍彤墀”中的“献纳”指的是上奏或进言的意思。“彤墀”则是指皇宫之内的台阶,这里暗喻诗人的官职。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十年来一直在朝廷上进言献策,希望能有所作为。然而,由于自己的才能并不出众,所以始终没有受到重用。

接下来的句子“鸿渐闲思见羽仪”中的“鸿渐”是指高士,也指远大志向的人。“见羽仪”则是指见到自己的理想或者目标。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在闲暇之余,常常思考着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希望能够实现它。然而,由于现实的困境,我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后一句“先哲所焚惟疏草,不留谠论后人知”中的“先哲”是指古代的圣人贤者。“焚”在这里有烧毁、丢弃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曾经向先圣请教过问题,但是他们都把答案烧掉了,不留下任何痕迹。这说明我的学问虽然渊博,但是却无法得到重视和认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才能被埋没的无奈和悲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