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气通瑶岛,灵符降玉清。
不随寒暑变,应使鬼神惊。
雨濯琅玕长,风翻翡翠明。
谁云虫所篆,叶叶是天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第一句:“真气通瑶岛,灵符降玉清。”
注释: “真气”指的是道教中的元气或宇宙间的精气;“瑶岛”是指传说中的仙岛,这里指代仙境。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通过“真气通瑶岛”表达了一种与天地同寿、与自然共融的思想。
2. 第二句:“不随寒暑变,应使鬼神惊。”
注释: “寒暑”指的是四季更替,气候变化;“鬼神”在古代常指神秘的存在或超自然的力量。
赏析: 这句诗强调了这种力量的强大和神秘性,它不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可以震慑鬼神,表现出诗人对于超越常规的向往和追求。
3. 第三句:“雨濯琅玕长,风翻翡翠明。”
注释: “琅玕”是一种美玉,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翡翠”是另一种珍贵的玉石,常用来比喻美丽动人的事物。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自然景象的美好,用“雨濯”和“风翻”来形容玉石因雨和风的作用而更加光彩夺目,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
4. 第四句:“谁云虫所篆,叶叶是天成。”
注释: “谁云”是疑问词,表示质疑或反问;“虫篆”可能是指古人刻在甲骨或竹简上的符号;“天成”意为自然而然、无需人为雕琢。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美的赞叹,认为这些美丽的景象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需要任何人为的雕饰。
综合以上分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之情和对超然物外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