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生紫烟,遍绕琅玕树。
一出西郭门,仿佛函关路。
【注释】
浮邱:传说中的地名。紫烟楼:即紫阳楼,在今河南南阳市。函关:古函谷关的别名,在陕西商县东。琅玕:美玉。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紫阳楼为背景,抒写自己对国事的关心,以及对奸佞当道、贤臣被黜的愤慨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含蓄,风格浑朴自然,与李白的《古风》诸作相似。
前两句写诗人登临紫阳楼,所见之景。“生紫烟”三字,描绘出紫阳楼周围景色的迷人之处。紫阳,即山名,因山上有紫阳洞而得名。“遍绕”二字写出了山势之高,云雾缭绕之状。“琅玕树”三字,点出山色之青翠。
后两句写诗人离开紫阳楼,所经之路的景象。“西郭门”,指城西门。函关,古关名,位于今陕西省商县东南。这句是说诗人离开紫阳楼之后,便沿着函谷关的路往前走去。“仿佛”二字,既形容了路之长,又写出了自己行色匆匆的心情。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国家大事的忧虑。他希望统治者能够明察秋毫,选拔贤能。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那些奸邪之人的厌恶。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正是他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