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庵道人修白业,一毫曾不染缁尘。
净如片月真空性,闲似孤云幻寄身。
马为驮经行较远,鹅因听法养偏驯。
东林纵有莲花酿,肯作攒眉入社人。
《赠僧白庵》是明代管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如下:
白庵道人修白业,一毫曾不染缁尘。【注释】白庵道人,指一位修行清净的僧人。白业,即白手而立,不靠任何世俗财物生活。一毫,指极小的一部分,此处形容僧人的生活简朴无欲。曾不染缁尘,意为不受世俗尘埃污染。缁尘,佛教用语,指世间红尘。
净如片月真空性,闲似孤云幻寄身。【注释】“净如片月”形容其心境清澈纯净;“真空性”则表示其对一切法空的本质理解。“孤云”则比喻其超脱世俗,自由自在地生活。“幻寄身”,意指虽然身处尘世,却能保持一种超然的状态。
马为驮经行较远,鹅因听法养偏驯。【注释】马为驮经,意指僧人为了修行和传播佛法,不惜长途跋涉。“行较远”形容其不畏艰险。鹅因听法,意指僧人在修行过程中得到了一种心灵的滋养。养偏驯,意指这种修养使鹅变得温顺听话。这两句诗表达了僧人修行的艰辛以及他们所得到的回报。
东林纵有莲花酿,肯作攒眉入社人。【注释】“东林”指的是佛教中净土宗的修行场所。“莲花酿”,意指那里种满了莲花,如同美酒一般。“攒眉入社人”则是指那些过于拘泥于形式、缺乏真诚之心的人。这首诗通过对比,讽刺了那些过分追求形式、内心浮躁的人。
《赠僧白庵》通过对白庵道人的描绘,展现了其修行的高洁与淡泊,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理解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土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