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室秋阴不受尘,个中只许著闲人。
欲知一体俱无象,莫认青青是法身。
【注释】
题僧翠竹兰若:题诗给僧人的翠竹兰舍。
斗室:狭小的屋子。
秋阴:深秋季节,天气阴沉。
受尘:被污染。
个中:其中。
著闲人:容得下悠闲的人。
一体:指佛性,佛家所说的本体。
俱无象:都是虚无的。
莫认青青是法身:不要认为青苍的颜色就是佛的法身。
【赏析】
这首诗以“题僧翠竹兰若”开篇,写诗人在深秋的一天,来到僧徒们的居处——一座幽雅的茅屋,只见四周环绕着一片碧绿,环境幽静,没有一点尘世的污染。这里诗人把僧徒们所处的环境描绘得很清幽,为下面进一步说明佛教禅宗思想作铺垫。
颔联是说,在这个环境中,只有那些心平气和、不追求名利富贵的人才能住在这里。这两句是对前面环境的进一步补充,突出了诗人对佛教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认同。
颈联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也是作者的主旨所在。诗人认为,佛家所说的本体(即佛性)是一种虚无的东西,不能以世俗的观念去认识它,因此要通过修行来体会。这里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佛教禅宗思想的特点。
末联是诗人对这首诗的总结和评价。他认为,真正的佛法并不在于外在的形式和表现,而是要通过内心去体会和领悟。因此,不要轻易地认为青色就是佛的法身。这里的“青青”是指佛的色相,而“法身”则是佛的真正本质。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他对佛法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