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外絺衣润,松间铁杖鸣。
度江潮半落,到寺景全清。
万象精严域,千年悟觉城。
卷帘秋气肃,归棹月华明。
【注释】
云外:指远处。絺衣:薄绸衣,这里指山中的云雾。
铁杖鸣:用铁杖敲开山门。
江潮半落:指潮水退去一半。
万象精严域:指寺院的周围是万法皆空的精严之地。
千年悟觉城:指寺院有千年修行的悟者。
卷帘秋气肃:推开窗户,秋风吹来。
【译文】
远山云雾缭绕如细绸般润泽,松木间的铁杖声声悠扬。渡过江面,潮水退了一半,到达寺院,四周景色清新宜人。寺院四周,万法皆空的精严之地,千年修行的悟者,都在这里领悟到了真理和智慧。推开窗户,秋风飒爽,吹得人精神振奋;夜幕降临,月光皎洁,照亮了归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林寺院画面,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与佛教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第一句“云外絺衣润”,描写了远处的山间云雾缭绕,薄绸般的云雾仿佛给山峦披上了一层轻纱,显得更加神秘、美丽。这里的“云外”是指山外,“絺衣润”则是形容云雾的轻盈和柔美,给人一种静谧、和谐的感觉。
第二句“松间铁杖鸣”,描绘了松林间铁杖撞击的声音,仿佛是在为山中的寂静添加了些许生气。这里的“铁杖”可能是某种乐器或者敲击的工具,而“鸣”则传达了一种悠扬、悦耳的音调,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更加宁静、深远。
接下来的句子“度江潮半落,到寺景全清”,描述了诗人渡过江面,看到潮水退去,岸边景象变得清幽。这里的“度江”可能指的是渡船过江,“潮半落”则是描述潮水正在慢慢退去的情景。而“到寺景全清”则是指来到寺院,四周的景色变得格外清新、宁静。
最后两句“万象精严域,千年悟觉城”,描绘的是寺院周围万法皆空的精严之地,以及千年修行的悟者所领悟到的真理和智慧。这里的“万象精严域”可能指的是佛教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个充满无尽变化而又永恒不变的存在。而“千年悟觉城”则是指那些经过长时间修行,最终领悟到佛法真谛的人所居住的城市。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通过这些景色来表达诗人对佛教文化的赞美和向往之情。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世界中,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内心宁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