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天屏客,今年又再来。
屋存兵火后,民藉抚安回。
带雨分畦菜,寻春折岭梅。
渔樵喜相识,鸥鹭莫惊猜。
【注释】去岁:前一年。天屏:指皇宫。客:客人。今年:今年又来。屋存:房屋尚存。兵火:战争。藉:依赖,倚靠。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所居的草堂被烧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成都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对百姓的关心和关爱之情。
第一首诗,“去岁天屏客,今年又再来”。诗人回忆起了去年在成都的情景,那时他作为朝廷的官员住在天门楼下,而现在他已经回来了。这里的“天门楼”是指唐代成都城的城门,位于今成都市青羊区西大街与长顺街交汇处,是成都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之一。而“天屏客”则指的是诗人自己,因为他曾经担任过翰林院编修,所以被称为“天屏客”。在这里,诗人回忆了自己去年在成都的情景,当时他还在京城任职,而今年的他又回到了成都。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成都的怀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对百姓的关心和关爱之情。
第二首诗,“屋存兵火后,民借抚安回”。这里的“屋存”指的是草堂还在,虽然经历了战乱,但草堂仍然保存完好;“兵火”指的是战乱带来的破坏;“民借抚安回”则是指百姓们在政府的安抚政策下得到了恢复和重建。这两句诗反映了战乱之后,政府采取了措施来保护百姓的生活和安全,使得他们能够重新开始生活。这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关怀和同情之情。
第三首诗,“带雨分畦菜,寻春折岭梅”。这里的“带雨”指的是下雨,表示天气阴沉;“分畦菜”则是指分给每家每户的蔬菜种子;“寻春”则是指寻找春天的气息。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成都生活的一幅画面:他在家中种菜,然后分给邻居们;他还去寻找春天的气息,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之情。
“渔樵喜相识,鸥鹭莫惊猜”。这里的“渔樵”指的是渔民和樵夫,他们是古代社会中常见的职业;“喜相识”则是指他们之间相互喜欢、亲近;“鸥鹭莫惊猜”则是指让鸥鹭不要因为人而感到惊慌或猜疑。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对和谐共生的追求,他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不应该因人为因素而破坏了这种平衡。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