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竹先生隐趣宽,胜开三径长千竿。
清声绕屋风敲玉,素影当庭月舞鸾。
茶灶长留从客过,棘篱低插任人看。
后园慎勿添花柳,尘俗何曾有岁寒。

竹林为欧隐居

爱竹先生隐趣宽,胜开三径长千竿。

清声绕屋风敲玉,素影当庭月舞鸾。

茶灶长留从客过,棘篱低插任人看。

后园慎勿添花柳,尘俗何曾有岁寒。

注释:

竹林为欧隐居:以竹林为题,表达对欧姓隐居者的敬意和赞赏。

译文:
爱竹先生隐居的情趣宽广,胜过开遍三径的长满竹子的庭院。
竹林的清雅之声环绕屋子,如同风吹动玉石般清脆悦耳;竹影在门前摇曳生姿,仿佛月亮在舞动翩翩起舞。
竹林中的茶灶常留着客人的足迹,简陋的篱笆低矮地插着,任由他人观赏。
请在后花园中千万不要再种植花柳,因为世俗纷扰之中,哪里有岁月静好如冬日之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竹林景色,展现了主人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诗中的“爱竹先生”象征着一种高洁、淡泊的人格品质,他的隐居之地,不仅有着茂盛的竹子,还有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这些都是他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方式。

整首诗通过对竹林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诗中的竹子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坚韧、高雅和清纯。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追求心灵自由的理念。

诗的最后两句,“请在后花园中千万不要再种植花柳,因为世俗纷扰之中,哪里有岁月静好如冬日之阳?”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繁华的不屑一顾,希望人们能够回归自然,享受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