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连蹈东海,子房托赤松。
奇策既已奏,何不终三公。
富贵固所愿,明哲在保躬。
文叔为天子,羊裘潜孤踪。
轩冕世所艳,宁甘富川翁。
念彼千载人,抗志罕所同。
冥鸿自高飞,焉能羁樊笼。

我们需要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1. 咏史(引用历史人物或事件来表达某种情感或观点的诗歌)
  2. 仲连蹈东海:指的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者鲁仲连的故事。他因反对秦国侵略齐国而遭到追捕,最终跳入东海自杀。
  3. 子房托赤松:指的是西汉著名谋士张良。他隐居于深山之中,以黄石公为师,学习《素书》和《太公兵法》,后来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辅佐。
  4. 奇策既已奏,何不终三公:这里表达了对于张良放弃隐居、投身政治的不满。认为即使提出了很好的策略,也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做官。
  5. 富贵固所愿,明哲在保躬:强调了追求富贵是人的本性,但在追求的同时,也要保持明智,保护自己。
  6. 文叔为天子,羊裘潜孤踪:提到了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赵盾。他因参与晋文公的复国战争而被封为“文叔”,晚年退隐山林,过着隐士的生活。
  7. 轩冕世所艳,宁甘富川翁:这里的“轩冕”指的是高官显爵,“富川翁”则是指过着富裕生活的老人。作者对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表示不屑。
  8. 念彼千载人,抗志罕所同:表达了对于那些能够坚持自己理想、不为世俗所动的人的赞美。
  9. 冥鸿自高飞,焉能羁樊笼:这里的“冥鸿”指传说中的鸟,比喻那些志向远大、不受束缚的人。

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 首联:“仲连蹈东海,子房托赤松。” 这两句通过历史典故展示了两位英雄人物的不同选择:鲁仲连因为爱国而被追杀至死,张良则选择了隐居深山;这种对比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 颔联:“奇策既已奏,何不终三公。” 这句反映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即即使是高明的策略,也应该坚持原则,不做官场上的妥协。
  • 颈联:“富贵固所愿,明哲在保躬。” 这句进一步强调了个人追求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以及在追逐利益时不应忘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 尾联:“文叔为天子,羊裘潜孤踪。” 通过赵盾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于权力的追求和道德操守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精神。它鼓励人们在面对诱惑时要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理想主义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