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沧波上下浮,天开奇胜即丹丘。
三朝俎豆威仪在,异代勋名竹帛收。
日上海门腾紫气,风生洲渚散清秋。
瞻依砥柱中流地,弭棹云房竟日留。

这首诗是作者拜访李忠简公祠时的即兴之作。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 万顷沧波上下浮,天开奇胜即丹丘(注释:“沧波”指沧海,“天开”意为自然形成)

  • “万顷沧波上下浮”描绘出大海的辽阔景象,海波涌动,无边无际。

  • “天开奇胜即丹丘”意指这片海域因其奇特壮观而被誉为丹丘之地。

  • 三朝俎豆威仪在,异代勋名竹帛收(注释:“俎豆”指祭祀时摆放的器物,这里引申为荣誉的象征。“竹帛”泛指文献记录。)

  • “三朝俎豆威仪在”表示李忠简公祠堂历经数朝,其威严和尊严依旧存在。

  • “异代勋名竹帛收”指的是李忠简公的功勋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人的楷模。

  • 日上海门腾紫气,风生洲渚散清秋(注释:“紫气”常用来比喻吉祥的气息。)

  • “日上海门腾紫气”形容太阳初升时,阳光照耀下海面上升起的紫气象征着祥瑞。

  • “风生洲渚散清秋”描述风吹过洲渚,带来秋天的凉爽气息。

  • 瞻依砥柱中流地,弭棹云房竟日留(注释:“砥柱”指山名,位于黄河中流。“云房”指云雾缭绕的山峰。)

  • “瞻依砥柱中流地”意指站在砥柱山中流的地方,可以远眺四周的风景。

  • “弭棹云房竟日留”表达诗人在云房山顶停留了一整天,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李忠简公祠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赞美了李忠简公的功绩和精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化、对仗等,使得诗歌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情感。同时,诗中的地名“砥柱”和“云房”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深度。最后一句“竟日留”则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留恋和不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