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踪到处表名山,留得蓬壶在世间。
金骨再逢生羽翼,珠宫重到寄跻攀。
沧桑不尽嗟千劫,岁月从前足大还。
矫首朱明受真诀,却因灵境扣玄关。

【注释】奉浮葛二仙:传说黄帝曾到浮玉山拜谒两位神仙,故称。浮葛山在今安徽黟县东南。朱明馆:即朱明宫,相传为黄帝所居。

【赏析一】这首诗是作者游访黄山的感想之作。首联点题,说明自己游览了浮玉、丹崖诸胜;颔联写黄山名胜古迹,以及这些名胜古迹的神奇之处;颈联写黄山的沧桑变幻和大自然的无穷生机;末联抒发自己的感慨,并表示要向黄山学习,追求真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赏析二】本篇是作者登临黄山,游览浮玉、丹崖诸胜后有感而作。首联点出“入祀”之意,点明题目,并写出了游山所见之景。“仙踪到处表名山”,写诗人登山所见,到处都有仙人踪迹,处处可见名山。“留得蓬壶在世间”,用蓬壶代指仙境,说仙人足迹留痕于人间,使得人间仙境依然存在。这两句是全诗的纲领,概括了黄山名胜古迹的特点,也暗点出了诗人游山的目的所在。“金骨再逢生羽翼”一句,是诗人对浮玉山的赞美。浮玉山上有许多岩石,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浮玉峰。传说黄帝曾在此地炼过丹药,后来升仙而去,因此人们便把这座山叫做浮玉山。浮玉山上的岩石多呈金黄色,犹如古代帝王身上的金骨。而岩石上长出的松树,又好似仙人的羽毛翅膀。这一句是诗人游山所见景物的描写,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珠宫重到寄跻攀”,是说仙人的住所——珍珠宫再次来到人间,使人感到亲切而可攀援。这里的“珠宫”是指浮玉峰上的主峰浮玉台,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

第三联是作者对前两联的进一步阐发。“沧桑不尽嗟千劫”,意思是岁月沧桑,不知经历了多少劫难,但黄山却依旧屹立在那里,没有受到破坏。“岁月从前足大还”,意思是说岁月过去之后,一切都已变得很小了,但黄山却依然巍然不动。这一句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说明,进一步强调了黄山历经沧桑而不衰的精神风貌。“矫首朱明受真诀”,是说仰望着朱明(即黄山)的山峰,接受仙人传授的真诀。“却因灵境扣玄关”,是说由于黄山的神奇景色,所以能与仙人结缘,获得真诀。

最后一句是诗人对黄山的赞颂。“矫首朱明受真诀”是说仰望着朱明(即黄山)的山峰,接受仙人传授的真诀。“却因灵境扣玄关”是说由于黄山的神奇景色,所以能与仙人结缘,获得真诀。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黄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仙境的追求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