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结构散湖光,一派晴沙映石梁。
倚槛云来芳树合,开帘风度芰荷香。
波澄似见鱼龙窟,市远长邻水竹乡。
更泛扁舟明月夜,棹歌还听和沧浪。

咏梁氏镜林

新亭结构散湖光,一派晴沙映石梁。

倚槛云来芳树合,开帘风度芰荷香。

波澄似见鱼龙窟,市远长邻水竹乡。

更泛扁舟明月夜,棹歌还听和沧浪。

注释:

  1. 咏梁氏镜林: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湖光山色图卷。
  2. 新亭:指的是新建的亭子或楼阁,常用于形容建筑的新近建造。在这里,它象征着一种新颖、清新的氛围。
  3. :分散、散落的意思,这里形容湖水与周围的景物相互交融。
  4. 晴沙:晴朗的沙滩,通常指阳光明媚的海边或湖边的沙滩。
  5. :反射、投射的意思,表示阳光照射在湖面上,使得水面波光粼粼,与周围的景色交相辉映。
  6. 芳树:芳香的树木,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息或者某种植物的美丽。
  7. 开帘:拉开窗帘的动作,这里暗示着作者想要欣赏外面的美景。
  8. 风度:这里的“风”可以理解为风吹过水面时产生的声音,而“度”则是穿过的意思,形象地描绘了风吹过湖面的情景。
  9. 芰荷香:芰荷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香气通常被用来比喻荷花的清香。荷叶上露珠晶莹剔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种香味常常被用来表达清新、宁静的感觉。
  10. 波澄:清澈的波涛。
  11. 鱼龙窟:传说中鱼龙居住的地方,通常用来形容神秘莫测或富于变化的地方。在这里,它可能指的是湖中的某个隐秘之处,让人感到既神秘又引人入胜。
  12. 水竹乡:水边的竹林。
  13. 更泛扁舟:再次乘坐小舟划行。
  14. 棹歌:船桨击打水面发出的声音,有时也用来形容轻松愉快的歌声。
  15. 沧浪:大波浪,这里可能用来形容湖面的浩渺或大自然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湖光山色图卷。全诗分为四句,每句都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首句“新亭结构散湖光”,直接点明了主题,即一座新亭子坐落在湖畔,与湖水融为一体,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句诗不仅描述了亭子的地理位置,还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第二句“一派晴沙映石梁”,进一步描绘了湖面上的景象。晴空下的沙滩与石桥相映成趣,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作品。这句诗通过色彩和光影的搭配,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
    第三句“倚槛云来芳树合”,诗人站在栏杆旁,欣赏着周围的美景。云彩悠然自得地飘荡在空中,与周围的芳树相融合,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安宁。
    第四句“开帘风度芰荷香”,诗人推开窗户,让清风带着芰荷的香气拂面而来。这句话不仅描绘了风的温柔,还传达了对大自然亲近之感。芰荷的清香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
    最后两句“波澄似见鱼龙窟,市远长邻水竹乡”,继续描绘湖面上的景象。清澈的波涛仿佛隐藏着神秘的鱼龙之窟,远离尘嚣的村落则与水边翠绿的竹林相邻。这句诗不仅延续了前文的意境,还增添了一份对远方世界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湖光山色图卷。诗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既有美感又有哲理的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