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时人掩汉时关,秦代衣冠晋代山。
亡社鸟来歌滑滑,战场云度伴闲闲。
空传缑岭吹箫去,不识辽东戴帽还。
五百年逢一渔父,三三今傍绿溪湾。

桃川怀古次韵

周时人掩汉时关,秦代衣冠晋代山。

亡社鸟来歌滑滑,战场云度伴闲闲。

空传缑岭吹箫去,不识辽东戴帽还。

五百年逢一渔父,三三今傍绿溪湾。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朱应登所作的《桃川怀古》中的一首次韵之作。朱应登在诗中通过对桃川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历史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本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桃川的历史变迁和自然之美。

  1. 词语解析
  • 周时的关:指古代的边关,象征国家的屏障与历史的记忆。
  • 秦代的衣冠:秦代时期(公元前221年—前207年)的服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
  • 晋代的山:指山西一带的山川地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 亡社鸟:喻指那些不再存在的社团或组织(如旧时的朝廷)。
  • 战场云度:战场上云雾弥漫的景象,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自然的无常。
  • 空传:指传说中的事物已经过去,不复存在。
  • 辽东:古代地名,位于现今辽宁省东部沿海一带,历史上有重要地位。
  • 五百年逢:表示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 三三今傍绿溪湾:形容现在的场景宁静美好,如同画卷中的景致。
  1. 诗歌解读
  • 第一句“周时人掩汉时关,秦代衣冠晋代山”通过时间和地域的变化,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从周朝到汉朝再到晋朝,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 “亡社鸟来歌滑滑,战场云度伴闲闲”则描绘了历史背景下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氛围。这里的“亡社鸟”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鸟类,而“滑滑”与“伴闲闲”则传达了战争结束后的宁静与和谐。
  • “空传缑岭吹箫去,不识辽东戴帽还”反映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这里提到的“缑岭”和“辽东”都是古代著名的地区,而“吹箫去”和“戴帽还”则暗示了人们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
  • “五百年逢一渔父,三三今傍绿溪湾”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渔村景象。这里的“五百年逢”可能指的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三三”则可能是指渔村里的居民数量。这个村庄坐落在美丽的绿溪边上,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1. 情感表达
  • 诗人通过对桃川的描绘,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他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具体的地方,更是在通过这个地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 整首诗充满了怀旧和感慨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他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五言绝句形式,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这种形式使得诗歌更加精炼、有力,同时也更易于读者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
  • 诗人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得诗歌具有了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这不仅使诗歌更具有吸引力,也使其成为了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
  1. 文化背景
  • 这首诗的背景可能是在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地区,如山西等地。这些地方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因此,诗人能够通过这些背景来表达自己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

通过对《桃川怀古》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和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窗口,使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