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钵长干寺,鸣榔一苇湾。
经收唐藏译,歌学楚狂还。
草绿金沙岛,云开石镜山。
慈航偏易渡,岂若世途难。

金陵送取经僧回蜀

洗钵长干寺,鸣榔一苇湾。

经收唐藏译,歌学楚狂还。

草绿金沙岛,云开石镜山。

慈航偏易渡,岂若世途难。

注释:

  • 金陵:古地名,今江苏省南京市。
  • 取经僧:去印度取经的和尚。
  • 长干寺:位于江苏省江宁县境内的佛教寺院,为南朝梁代著名僧人慧眼所建。
  • 洗钵(洗钵):洗去钵盂中的尘土。
  • 鸣榔(鸣榔):敲击船桨发出声音。这里指船行至芦苇湾时,水手们用船桨敲打水面的声音。
  • 唐藏译:唐代佛教经典翻译。
  • 楚狂: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别称。这里可能指的是取经僧在翻译佛经时的豪放不羁。
  • 草绿:形容春天草地的颜色翠绿。
  • 金沙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处的岛屿。
  • 石镜山: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境内的一座山峰,因形似石镜而得名。
  • 慈航:佛教语,意为慈悲之航。这里指佛法如慈母般普渡众生。
  • 易渡:容易渡过,指佛法的普度众生。
  • 世途难:世间的道路困难重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描写了送别一位去印度取经的和尚返回故乡的情景。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取经僧的敬仰之情和对其归途平安的美好祝愿。

首两句“洗钵长干寺,鸣榔一苇湾”,描绘了取经僧离开长干寺的场景,以及船只经过芦苇湾时发出的声音。这不仅表现了取经僧的虔诚与虔诚,也暗示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和使命。

接下来的两句“经收唐藏译,歌学楚狂还”,描述了取经僧在返回途中所经历的艰辛和挑战。他们的任务是将唐朝的经典翻译成梵文,并学习楚狂人的诗歌风格。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取经僧的智慧和才华,也表达了对他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

后四句“草绿金沙岛,云开石镜山”,描绘了取经僧在旅途中看到的美丽景色。这些景色不仅给取经僧带来了愉悦的心情,也象征着佛法带来的光明和智慧。

最后两句“慈航偏易渡,岂若世途难”,则是诗人对取经僧的劝勉和祝福。他们如同佛祖的慈航,能轻易度过世间的艰难险阻;而我们却常常被世道路途所困扰,难以自拔。这既是对取经僧的赞美,也是对人间众生的警醒和启示。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