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静高斋久,沈屙尚未消。
移床安药臼,傍竹结茶寮。
羸病宜跨鹤,疏慵好弃瓢。
后来漆园吏,幽意在逍遥。
习静高斋久,沈屙尚未消。
译文:我长时间沉浸在宁静的书房,但排泄的需求还未满足。
注释:习静高斋久:长时间地沉浸在书房的宁静中。沈屙尚未消:但排泄的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书房中的静谧生活和生理需求之间的矛盾。诗人通过“习静高斋久”展现了他对于书房的热爱,而“沈屙尚未消”则揭示了他生理上的实际需求。这种矛盾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生活状态。
闲居杂诗二十首(其十一)
移床安药臼,傍竹结茶寮。
译文:我将床移近药臼,在竹林旁建立茶寮。
注释:移床安药臼:将床移近药臼,以便于服药。傍竹结茶寮:在竹林旁建立茶寮,享受自然风光。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书房中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移床安药臼”和“傍竹结茶寮”两个动作,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闲居杂诗二十首(其十八)
羸病宜跨鹤,疏慵好弃瓢。
译文:身体虚弱适合骑鹤,疏懒时喜欢放弃瓢。
注释:羸病:身体虚弱。宜:适合。跨鹤:骑鹤是一种传说中神仙能够飞升的方式。弃瓢:放弃饮酒的瓢。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身体虚弱的人适合骑鹤,而疏懒的时候则应该放弃饮酒的乐趣。这种生活方式反映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闲居杂诗二十首(其十九)
后来漆园吏,幽意在逍遥。
译文:后来我成为了漆园吏,心中的愿望是自由自在。
注释:后来:后来成为。漆园吏:古代一种官职,可能是指隐居山林的官员。幽意:深藏不露的意愿或想法。逍遥:自由自在。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愿望。他认为通过成为漆园吏这样的隐士,可以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内心世界。
闲居杂诗二十首(其二十)
日日可休沐,高斋常晏如。
译文:每天都可以休息沐浴,高斋常常保持清静。
注释:休沐:休息沐浴,指休假。晏如:形容心境平静安宁。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态度和感受。他认为每天都可以休息沐浴,高斋也常常保持清静,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方式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闲居杂诗二十首(其二十)
卧游半壁画,坐隐一床书。
译文:躺在床上观赏半壁画,坐着阅读一本书。
注释:卧游半壁画:躺在床上观赏半壁画,这是一种非常悠闲的生活方式。坐隐一床书:坐在床边阅读一本书,也是一种非常舒适的生活状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生活中的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他认为躺在床上欣赏半壁画和坐在床边阅读书籍都是非常舒适和惬意的事情,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对物质享受的淡泊。
闲居杂诗二十首(其二十)
岁月闲中永,宾朋病后疏。
译文:岁月悠长,朋友渐疏。
注释:岁月闲中永: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漫长而悠闲。宾朋病后疏:朋友们因疾病而逐渐疏远。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感慨。他认为随着岁月的流逝,朋友们因为疾病的原因逐渐疏远,这让他感到惋惜和无奈。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思考。
闲居杂诗二十首(其二十)
门前春草合,谁识散曹居。
译文:门前的春草已经合拢,谁会认识一个曾经漂泊的居所呢?
注释:门前春草合:门前的春草已经长满,形容时间流逝和变化。谁识散曹居:谁会认识一个曾经漂泊无依的居所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对过去的回忆。门前的春草已经合拢,意味着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诗人用“谁识散曹居”来表达自己曾经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
闲居杂诗二十首(其二十)
谁识散曹居,高谈笑自娱。
译文:谁能了解一个曾经漂泊无依的居所,高谈阔论自娱自乐。
注释:谁识散曹居:谁能了解一个曾经漂泊无依的居所呢?高谈笑自娱:形容自我娱乐,高谈阔论。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自娱自乐态度。他认为人们无法完全理解一个曾经漂泊无依的居所,但可以通过高谈阔论和自我娱乐来获得快乐和满足。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期望。
闲居杂诗二十首(其二十)
铁网取珊瑚,浪花弄明月。
译文:如同从铁网上摘下珊瑚,海浪玩弄着明月。
注释:铁网取珊瑚:比喻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获得成功。浪花弄明月:指海浪拍打着明亮的月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生活中经历困境后取得的成功和喜悦之情。他将这种经历比作从铁网中取出珊瑚的过程,象征着摆脱困境并取得成功。同时,他也用“浪花弄明月”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充满了愉悦和兴奋。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