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散重门闭,闲斋暮雀过。
卷帘引新月,笼烛辟飞蛾。
砌冷黄花瘦,城高白露多。
真成栖隐地,不必问云萝。

《夜坐》

【注释】

吏散重门闭,闲斋暮雀过。

卷帘引新月,笼烛辟飞蛾。

砌冷黄花瘦,城高白露多。

真成栖隐地,不必问云萝。

【赏析】

此诗首联写夜深人静时的情景。“重门”、“闲斋”写出了环境幽静清冷。“暮雀”点出时间是在傍晚时分。“卷帘”、“笼烛”,表现了诗人在宁静中独坐的情趣;“新月”、“飞蛾”则表现出环境的静寂。

颔联写室内景致。“砌冷”、“黄花瘦”都写环境之清冷,暗示出诗人心境之凄凉。颈联写室外景色。“白露”是秋天特有的景象,也是最能引起文人雅兴的自然物象。尾联直接表明诗人的心境。“真成栖隐地,不必问云萝。”意思是说,我本来就适合在这样的环境中隐居,何必再向别人请教有关云萝的事情呢?

这首诗以“夜坐”为题,全篇围绕这一中心来写。首联点明题目中的“夜”字和“坐”字。颔联写夜坐时的所见所感。颈联进一步写夜坐的所见所感。尾联抒发诗人对“栖隐地”的喜爱之情。

诗的意境很美,诗的构思也很独特。作者没有直接描绘自己如何夜坐,而是通过写夜坐时的环境、气氛以及由此引起的联想和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寓情于景的写法很能打动人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从结构上看,此诗由四句组成,每一句都紧扣“夜坐”这一主题。首句先描写了夜晚的氛围和环境,为后文的抒情作了铺垫;次句又写出了夜坐时的心情,与前面的氛围和环境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呼应;接下来又写了夜坐时的具体情景:室内外都有一些动静,但都是些很平常的事,如“卷帘”、“笼烛”、“引新月”、“辟飞蛾”等,都写得平平常常,但却很有诗意,很富情趣;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诗人夜坐的目的。

此诗语言平淡质朴,却富有情韵,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