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歌邀皓魄,已奏紫云回。
怅望层阴合,俄闻暮雨来。
银灯吹湿暗,金电划光开。
颇似兰亭会,临阶好泛杯。

【注释】

征歌(yuè fǒu):招来歌者,即“征歌”。皓魄:指明月。已奏紫云回:指已经奏起《紫云曲》。紫云:相传为尧舜时之乐名。

怅望:怅然。层阴:层层的阴暗。金电:指闪电。

颇似兰亭会,临阶好泛杯:兰亭会是东晋著名文人王羲之与友人聚会饮酒作诗之事。此句谓其聚会如遇兰亭之会,好在台阶上泛酒而饮。

【赏析】

《立夏后一日同匡云上人琴客闵谏廷集》这首诗作于公元1087年(北宋神宗元丰二年)五月六日。当时诗人李伯修应友人匡云上人的邀请,与琴客闵谏廷等在府署中聚首赏月,共赋新词。全诗共分四韵。

首韵:“征歌邀皓魄,已奏紫云回。”

首句点出“立夏”二字,说明是在农历四月六日立夏之后。“征歌”,指征召歌伎,也指宴会上的歌舞演唱。“迎皓魄”,迎接皎洁明亮的月光。这里用拟人手法说月亮被请来了。“已奏紫云回”,是说已经奏起《紫云曲》,紫云,指《紫云曲》。“紫云”是古代一种乐曲名。《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名曰廉里……三星曰天权,紫宫座是也;一曰玉衡……三曰开阳……五曰摇光……六曰天节……”《汉书·天文志》:“天有列宿,逐阴阳所终始,日月星辰之行,历五星之所出没。其行其止,其移其舍,皆托之于地。谓之辰星,因天右苍龙、右白虎、右青龙、右朱雀,故托辰星于轸七宿,曰天节。”

次韵:“怅望层阴合,俄闻暮雨来。”

这两句写天气的变化,由晴转阴,又转雷雨。“层阴”,层层的阴云。“俄闻”,忽然听到。“暮雨”,傍晚时的雨。

颔韵:“银灯吹湿暗,金电划光开。”

“银灯”,指灯光如银,形容烛光。“吹湿暗”是说灯火闪烁,将周围照得昏暗。“金电”指闪电。“划光开”即闪电划破黑暗,照亮了四周。

尾韵:“颇似兰亭会,临阶好泛杯。”

“兰亭会”指东晋王羲之与其兄王凝之、表弟谢安等人在兰亭宴饮赋诗之事。王羲之在会上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又名《兰亭赋》)。“临阶”,指临阶上。“泛杯”,指泛酒杯。

整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开头两句写宴会场景,“征歌”“紫云”“皓魄”都是烘托气氛的词语,渲染了一种雅致清丽的气氛。三四两句从天气变化入手,由晴转阴,又转雷雨,写宴会中的意外事件。五六两句描写宴会结束的情景,“银灯”“金电”“吹湿暗”都烘托出一种幽静的气氛,使人想起兰亭集会的盛况,并由此产生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结尾两句写宴散后的闲适心情,写诗人在宴会结束后独自登台,面对美景畅饮美酒,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