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情催晓发,霜气澹朝晖。
木落露山骨,溪寒曳水衣。
人家穿竹暗,鸟道入烟微。
处处峰峦似,谁能辨是非。
【注释】
回:返回。九疑:在今湖南,有九个山岭相连,相传为舜葬之处。胜情催晓发:美好的景色催促我早晨出发。霜气:早晨的冷雾。朝晖:早晨的光芒。木落露山骨:树叶落下,露出山石的骨骼。溪寒曳水衣:山涧寒冷,水波摇曳如同衣服。人家穿竹暗:竹林掩映的小路上人烟稀少。鸟道入烟微:像鸟的翅膀伸入轻烟之中。处处峰峦似:到处山峰重叠。谁能辨是非(比喻):谁能分辨出是与非、正与邪?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旅途景色的七绝,写诗人清晨行至九疑时所见所感。首句点明时间,次句写景,“澹”即淡,形容晨雾弥漫,笼罩着山岭,也暗示了诗人早起赶路。三、四句写近处山中景色和山间小径上行走的感觉。“木落露山骨”,是说树叶落尽,露出了山中的石头,这既写出了深秋的特点,又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鸟道入烟微”,是说小道弯曲如鸟翅,进入薄雾中,使人感到朦胧而神秘。五、六两句,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从眼前的景物写到远处的山峦,用一个“似”字,写出了群峰重叠的景色,表达了对美景的喜爱之情。尾联两句,写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只见层层叠叠的山峰,不知是真是假。这两句诗以“谁能辨是非”来反衬前面诗句所表达出来的赞美之情。全诗写景细腻,抒情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