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仙态自重重,色相元来未是空。
暂试新妆临晓镜,更怜残照倚东风。
洛神解佩凌波上,巫女行云度峡中。
几向雕兰频想像,蛾眉偏爱月如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十四首咏物诗中的一首,名为《竹粉》。下面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瑶台仙态自重重,色相元来未是空。
瑶台上的仙女姿态美丽,她的容貌原本不是虚无的。
色相元来未是空:这里的“色相”指的是女子的容颜。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赏,认为真正的美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
暂试新妆临晓镜,更怜残照倚东风。
暂时梳妆打扮迎接清晨的镜子,更为怜爱那傍晚时分的落日余晖。
洛神解佩凌波上,巫女行云度峡中。
洛神女神解开玉佩在水面上飘浮,巫女乘着云雾飞过峡谷。
这两句诗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美丽场景,一种是静态的美,一种是动态的美。诗人通过这些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几向雕兰频想像,蛾眉偏爱月如弓。
经常想象着那些雕刻成兰花形状的美人,蛾眉(眉毛)却更偏爱像弯月一样的形状。
这里的“蛾眉”是指美女的眉毛,而“月如弓”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美女的眉毛弯曲优美的样子。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对美的细腻感受和独特见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竹子为对象,通过描写竹子的美丽形态和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美的理解和感悟。诗句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将竹子的形态、色彩与人类的审美情趣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同时,诗人也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