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丝百尺荫红桥,香蔼茏葱半未消。
眉黛拂残留淡粉,舞腰凝望隔轻绡。
章台雨过霏霏湿,隋苑霞明冉冉娇。
十里紫骝迷去影,临风谁折最长条。
这首诗是和申瑶翁的十四首咏物诗中的一首,主题是竹子。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垂丝百尺荫红桥,香蔼茏葱半未消。
- 这句话的意思是:竹子的茎长到百尺高,它的影子落在红色的桥上,香气浓郁而浓密,还没有消散。这里描绘了竹子高大、茂盛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它的清香。
眉黛拂残留淡粉,舞腰凝望隔轻绡。
- 这句话的意思是:竹子的叶片像是女性的眉毛,轻轻一吹就留下了淡粉色的痕迹;它的舞蹈姿态优雅,仿佛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这里的“眉黛”和“舞腰”都是对竹子的比喻,形容其美丽动人。
章台雨过霏霏湿,隋苑霞明冉冉娇。
- 这句话的意思是:春天的章台之雨刚刚过去,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隋园的景色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娇艳。这里的“章台”和“隋苑”都是古代的皇家园林,用来形容竹子生长的美丽环境。
十里紫骝迷去影,临风谁折最长条。
- 这句话的意思是:远处传来一阵马铃声,让人误以为是一匹紫色的骏马;但是仔细一看,那其实是一根竹竿,因为风吹过,竹叶摇曳生姿,就像骏马一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生长环境和形态特征的描写,展现了竹子的美丽与魅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