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悲欢叹缺圆,镜台相对两婵娟。
同衾正喜金风爽,捣练空伤玉箸悬。
歌动昭阳灯似昼,漏残长信夜如年。
秋期三五休相误,青鸟多情为寄笺。

【注释】

几度悲欢叹缺圆:指月亮残缺不全。几度,多少次。

镜台相对两婵娟:镜子里的两个月亮相对照映。婵娟,这里代指月亮。

同衾正喜金风爽:一起盖被子的人喜欢秋风清爽。

捣练空伤玉箸悬:空自伤心,像用玉制的筷子悬在半空中一样。

歌动昭阳灯似昼:歌声震动了宫中的灯光,好像到了中午。昭阳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姊妹居住的宫室,位于未央宫北阙下,又名“轻凤楼”。

漏残长信夜如年:漏壶(古代一种计时器)滴尽了水,长信宫的夜晚仿佛过了一年那么漫长。长信宫:汉武帝刘彻所建,位于长安城东。

秋期三五休相误:秋天的十五之夜,不要错过良宵。秋期,农历秋季每月初一日,又称中秋。古人以十五的圆月为中秋月。三五,这里指的是月亮十五之夜。

青鸟多情为寄笺:青鸟也懂得相思之情,所以托它给远人传信。青鸟:传说中给西王母送信的鸟,常用来比喻使者。

【赏析】

《吴门秋月十五首》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诗。诗人借写月亮的圆缺变化抒发自己对时局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思念亲人、朋友的感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吴门秋月十五夜》是此诗第一首,写于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当时诗人在苏州任司马,正值安史之乱前夕。作者在这首小诗里,通过描绘苏州美丽的夜景和月色之美,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叹。

诗的前两句“几度悲欢叹缺圆,镜台相对两婵娟”是说自己经历了许多悲欢离合之后,现在看到天上的月亮,就像明净的镜子里映出的一对明亮的月亮,虽然缺了一边但仍然是圆满的。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写月,实际上是在写自己,因为只有经历过悲欢离合的人才能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月亮的美丽。这里的“婵娟”是指月亮,也暗含诗人自己的美好品德。

第三句“同衾正喜金风爽”,意思是和衣而卧,心情舒畅地欣赏着秋风送来的凉爽。这句诗表面上写的是欣赏美景的心情,实际上也是在写自己的处境。此时,诗人正在苏州任职,身处乱世之中,只能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享受片刻的安宁。这种心境下,即使是秋风送来凉爽也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接下来两句“捣练空伤玉箸悬”,意思是手中拿着捣衣杵,看着月光照耀下的玉簪,内心却感到空虚落寞。这里的“捣练”是指洗衣的情景,而“玉箸”则是指用玉制成的筷子,这里用来形容月光下手中的玉簪。诗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自己身陷战乱之中,不能和家人团聚。这种心境下,即使是美好的月光也变得索然无味。

最后两句“歌动昭阳灯似昼,漏残长信夜如年”是说歌声惊动了宫中的灯光,如同白天一般明亮,而漏壶中的水滴尽后,长长的信使归来的消息仿佛过了一年一样漫长。这里的“昭阳灯”、“长信宫”都是用来象征宫中的繁华景象,而“歌动”和“漏残”则分别代表了宫中歌舞升平和信使归来的场景。这些场景都是诗人所熟悉的,因此它们在诗中显得格外亲切。然而,这样的盛世景象并不能让诗人感到满足和欣慰,反而让诗人更加忧虑国事和个人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变迁和个人遭遇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诗的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