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旄头照海天,辽阳杀气镇相缠。
枕戈谁念三军苦,转饷俄腾万灶烟。
塞雪近关看破腊,岭梅迎马报新年。
相如拥传多光彩,岂羡乘槎到日边。
诗句解析
1 夜夜旄头照海天,辽阳杀气镇相缠。:这句描述的是夜晚的景象。”旌”是指古代的军旗,”旄”是旄牛尾,这里用作象征。”夜夜”指的是连续不断地,强调战事的频繁。”辽阳”即辽河流域的部分地区,这里指代战场。”杀气”表示战场上的气氛,”镇相缠”形容这种气氛无处不在。
枕戈谁念三军苦?:这句话表达了士兵们在战斗时的状态,他们枕着武器休息,但谁又能想到军中士兵的苦难?这里的”枕戈”是指士兵们枕着兵器休息,”谁”在这里反问的语气,表示对那些不能体会士兵痛苦的人的疑问。”三军”泛指所有士兵,”苦”表示辛苦、艰难。
转饷俄腾万灶烟。:这句话描述了战争期间后勤支持的情况。”转饷”指运送粮草等物资支援前线,”灶烟”是指做饭用的柴火燃烧后产生的烟雾。”腾”在这里是形容烟雾上升的动作,”俄”是不久的意思,”万灶”指大量的灶火,这里用来形容前线有大量的炊烟升起。
塞雪近关看破腊,岭梅迎马报新年。:这句话描绘了边疆的景象和节日的气氛。”塞雪”指边境上覆盖着雪,”关”是关口或要塞。”近关”说明距离不远。”看破腊”中的“破”字有打破的意思,这里可能指冬天被打破,因为冬天通常不轻易打破,这里可能是比喻时间或局势的变化。”岭梅”是指山间的梅花,这里用来代表新年。”迎马”指的是迎接马匹,可能是因为过年的原因,人们会骑马回家过节。
相如拥传多光彩,岂羡乘槎到日边。:这句话引用了汉朝的文学家司马相如的故事,他曾经写过《子虚赋》来赞美楚国的繁华,这里用”多光彩”来形容诗歌的华美。”相如”指的是司马相如,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以其才华横溢闻名。”乘槎”是一种传说中的交通工具,据说可以飞向天际,越过天河到达天上。”到日边”表示追求远方的目标。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现了战争时期的艰苦和士兵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动态的元素,如“夜夜”“枕戈”“转饷”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如“塞雪”和“岭梅”,传达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此外,诗中也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如“岂羡乘槎到日边”反映了诗人对超越生死、追求更高目标的思考。整首诗既有战争的残酷,也有对和平的向往,展现了人性中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