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日和风熏绮罗,清明上巳乐偏多。
飞花恋妓娇能舞,啼鸟怜香巧和歌。
剪彩纵难回锦树,铺茵还得卧青莎。
大堤宴罢归来晚,素袜轻摇洛浦波。
在解析这首诗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的作者——邓云霄。邓云霄(生卒年不详),字玄度,是明朝人,以《落花诗三十首》闻名。他的诗歌不仅描绘了春天落花的美丽景象,还蕴含着对生命短暂和美好易逝的感慨。
原文与翻译:
原文:
飘花何意到房栊,叹息年华落镜中。
弱带纤腰同萎谢,伯劳飞燕共西东。翻译:
飘散的花儿为何来到我的窗前?感叹岁月匆匆,青春如镜已不再。
柔弱的腰身和纤细的身姿一同凋零,如同那伯劳鸟和飞燕,共同走向西天东。注释:
- 飘花何意到房栊:飘散的花瓣为何来到了我的窗前?
- 叹息年华落镜中:感叹岁月无情,青春已在镜子中消逝。
- 弱带纤腰:形容女子的体态柔弱,通常指女性柔美的身体。
- 萎谢:枯萎凋零,形容花朵或植物因失去水分而逐渐枯死。
- 伯劳飞燕:伯劳鸟和飞燕,两种鸟类,常被用来比喻离别或分别的场景。
- 西东:泛指东西,这里指时间,意味着时间的流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哀愁以及生命的短暂。通过“神女下巫峰”的比喻,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无常命运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舞袖拂来还有态,游丝罥去迥无踪”,使得诗句形象而富有画面感。此外,诗中的意象选择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尊重,通过对落花的描绘,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与变迁,同时也暗含了人生哲理。整首诗语言优美,结构紧凑,充满了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情感表达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