伎衣摇曳挂雕楹,彼美娉婷隔夜明。
不见玉颜翻舞袖,但闻檀板度歌声。
珠光欲滴巫山雨,烛影空垂楚殿缨。
芳宴渐阑浑似梦,满堂实客若为情。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舆中无事 - 这一句描绘了作者在马车中的安逸状态,没有其他事务干扰,可以自由思考或欣赏周围环境。
  2. 赋得美人三上三中三下诗共九首楼上 - 这是题目,表明是一首关于美人的诗歌,共有九首,并且是在楼上写的。
  3. 伎衣摇曳挂雕楹 - 描述了美人的衣服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挂在精美的柱子上,增添了一份生动和美感。
  4. 彼美娉婷隔夜明 - 形容美人的美丽如同经过一宿后更显得明亮,这里的“娉婷”指的是美人的姿态优美,而“隔夜明”则形容美人的美貌持久不衰,仿佛经过一夜后更加耀眼。
  5. 不见玉颜翻舞袖 - 虽然看到了美人,但美人并没有跳舞,可能是因为时间限制或者是作者不愿意打扰她的休息。
  6. 但闻檀板度歌声 - 听到了音乐声,可能是来自楼下的歌女,通过木制的檀板敲击出的旋律。
  7. 珠光欲滴巫山雨 - 形容珠子的光芒闪烁如雨水般晶莹剔透,这里暗喻美人的眼神清澈动人,犹如细雨一般润泽人心。
  8. 烛影空垂楚殿缨 - 描述了蜡烛的影子落在华丽的帷幔上,给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感觉。这里的“楚殿缨”可能是指古代楚国宫殿中的精美装饰,象征着富贵和奢华。
  9. 芳宴渐阑浑似梦 - 宴会即将结束,但感觉就像做了一个梦一样虚幻,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10. 满堂实客若为情 - 整个宴会厅里的人都沉浸在这美妙的氛围中,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可能是被这种氛围所感染,也可能是担心打扰到美人。

接下来是译文:

在马车中我闲适无事,
美人衣服轻摇挂在精致的梁柱上;
她美丽动人,宛如昨夜的月光依旧明亮;
我未曾见到她舞蹈,只听见檀板的节奏和歌声。
珍珠般的眼睛仿佛要滴落巫山的雨,
烛影投在华丽的帷帐上,如同楚殿里的飘带。
盛宴渐渐接近尾声,却让人感觉像是梦中一场;
整个房间充满了客人,他们或许也在用言语表达着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美人的容貌、动作以及周围的环境和气氛,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魅力和梦幻的世界。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珠光欲滴”、“烛影空垂”,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