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迎潮报晓声,徒闻古寺号鸡鸣。
崇台观象星辰近,高阁凭虚沆瀣清。
雨过后湖浮翠黛,烟销双阙映葱菁。
欲寻帝子翻经处,书带萋萋草自生。

注释:

不听取迎接潮水报晓的声,只是听古寺号鸡鸣。

高高的楼台可以观看星象,高高的阁楼可以凭虚眺望沆瀣清冽。

雨后湖面上浮起翠色的山色,烟销云散后双阙映照出葱绿。

想要寻找那位翻经的帝子,书带草自生自长无人修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游览金陵(今南京市),看到美丽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不听迎潮报晓声,徒闻古寺号鸡鸣”,意思是:不听那江边迎接潮水的报晓声,只听到那古老寺庙里传来的鸡鸣声。这里的“迎潮”、“报晓”是听觉描写,通过“不听”来强调自己的内心活动。“徒闻”一词,写出了诗人对古寺号鸡鸣声的感受,既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妙声音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颔联“崇台观象星辰近,高阁凭虚沆瀣清”,意思是:站在高楼上可以观赏到星辰,登上高阁可以欣赏到清澈如水的沆瀣。这里,“崇台”、“高阁”都是视觉描述,“观象”和“凭虚”则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的景象。这句诗不仅写出了景物的美丽,还写出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颈联“雨后湖浮翠黛,烟销双阙映葱菁”的意思是:雨后的湖面泛出青翠的色彩,烟雾消散后,双阙映入葱郁的草丛。这里的“翠黛”和“葱菁”都是视觉描写,形象地描绘出了雨后湖面的美景。这句诗不仅写出了景物的美丽,还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感慨。

尾联“欲寻帝子翻经处,书带萋萋草自生”的意思是:我想去找寻那位翻经的帝子,只见到书带草自生自长,无人修剪。这里的“帝子”是指传说中的孔子,他喜欢读书,常在鲁国讲学。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孔子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学问的追求。同时,“书带萋萋草自生”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态度,即学问要不断积累,才能有所成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金陵美景的描绘和对古人事迹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学问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