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畔奔涛走吕梁,城南墟落莽苍苍。
黄河近报千家哭,赤帝曾经百战场。
日月浮生谁寿夭?
兴亡人世几沧桑。
试人沛里寻遗老,彭祖坟边半夕阳。
彭城书怀
堤畔奔涛走吕梁,城南墟落莽苍苍。
黄河近报千家哭,赤帝曾经百战场。
日月浮生谁寿夭?
兴亡人世几沧桑。
试人沛里寻遗老,彭祖坟边半夕阳。
注释:
- 堤畔奔涛走吕梁:在堤防旁奔流的江水冲击着吕梁山,描绘出壮观的景象。
- 城南墟落莽苍苍:指的是城南边的村庄,一片荒芜的景象。
- 黄河近报千家哭:黄河附近的地区因为某种原因而遭受灾难,导致成千上万的家庭遭受损失和悲痛。
- 赤帝曾经百战场: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曾在百战场上战斗过,这里的“赤帝”可能是指古代帝王或神话人物。
- 日月浮生谁寿夭?:人生如同日月般漂浮不定,寿命长短无法预测。
- 兴亡人世几沧桑:国家的兴盛与衰亡就像人间经历了无数的沧桑变化。
- 试人沛里寻遗老,彭祖坟边半夕阳:试图在沛地寻找那些年迈的老人,他们在彭祖的坟前看着夕阳西下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彭城(今徐州)生活时的感受和思考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堤畔奔涛、城南墟落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破坏和平、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痛苦的情感。同时,诗人也感叹人生的无常,认为国家和个人都会经历沧桑变化。最后,诗人试图在彭祖的坟前寻找那些年迈的老人,反映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前辈的怀念。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