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徒伤野草腓,梁台陈苑眼中稀。
遗风六代繁华尽,王气千年历数归。
寂寞园陵龙去远,逶迤城郭燕来飞。
宫门下马频回首,万里孤臣泪满衣。

金陵怀古

玉树徒伤野草腓,梁台陈苑眼中稀。

遗风六代繁华尽,王气千年历数归。

寂寞园陵龙去远,逶迤城郭燕来飞。

宫门下马频回首,万里孤臣泪满衣。

注释:

  1. 玉树徒伤野草腓:玉树(指帝王的子女)徒然地悲伤,野草也感到悲哀。腓,通“菲”,这里指草木茂盛。
  2. 梁台陈苑眼中稀:梁台和陈苑都是古代帝王的行宫,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遗址。眼中稀,指景物稀少。
  3. 遗风六代繁华尽:六代指的是从东吴到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遗风,指过去的风尚。繁华尽,指繁华景象已经消失殆尽。
  4. 王气千年历数归:王气,指帝王的气运。历数,指天命所归。千年历数归,指帝王的命运已经回归。
  5. 寂寞园陵龙去远:园陵是皇帝的墓地,龙指的是皇帝,去远表示皇帝离世已久,无人再祭祀。
  6. 逶迤城郭燕来飞:逶迤,指曲折延伸的样子。城郭,指城墙和城楼。燕来飞,指燕子归来,这里比喻春天的到来。
  7. 宫门下马频回首:宫门,指皇宫的大门。下马,指在门口下马。频频回首,指不断回头望向皇宫的方向,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8. 万里孤臣泪满衣:万里,形容距离遥远。孤臣,指远离家乡的人。泪满衣,指泪水洒满了衣服。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描绘金陵的景物,表达了对六朝繁华和帝王命运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句“玉树徒伤野草腓”,用“玉树”比喻帝王的子女,用“野草腓”形容草木茂盛,表达了帝王子女的孤独和无助。这种对比突出了六朝帝王的衰落和历史的变迁。
    第二句“梁台陈苑眼中稀”,用“梁台陈苑”形容过去帝王的行宫,用“眼中稀”形容景物稀少,表达了历史遗迹的荒凉和消逝。这种对比突出了历史沧桑和时光流转。
    第三句“遗风六代繁华尽”,用“遗风”指过去的风尚,用“繁华尽”形容繁华景象已经消失殆尽,表达了六朝历史的结束和新的时代的到来。这种对比突出了历史的轮回和时代的更迭。
    第四句“王气千年历数归”,用“王气”指帝王的气运,用“历数归”形容天命所归,表达了帝王的命运已经回归。这种对比突出了历史的宿命和人生的无奈。
    第五句“寂寞园陵龙去远”,用“园陵”指皇帝的墓地,用“龙去远”形容帝王离世已久,无人再祭祀。这种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的渺小。
    第六句“逶迤城郭燕来飞”,用“逶迤”指曲折延伸的样子,用“燕来飞”指燕子归来,比喻春天的到来。这种对比突出了自然的变化和岁月的流逝。
    第七句“宫门下马频回首”,用“宫门”指皇宫的大门,用“下马”指在门口下马。频频回首,指不断回头望向皇宫的方向,表达对故国的怀念之情。这种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沉痛和人生的无常。
    第八句“万里孤臣泪满衣”,用“万里”形容距离遥远,用“孤臣”指远离家乡的人,用“泪满衣”形容泪水洒满了衣服。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这种对比突出了个人的情感和国家的兴衰。
    这首诗通过对金陵景物的描绘和历史的回溯,表达了诗人对六朝繁华和帝王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经典的怀古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