罡风千仞跨茅龙,日观遥临第一峰。
汉禅已亡司马草,秦碑空覆大夫松。
低看四岳为诸弟,高揖须弥作大宗。
眼底谁云小天下,华夷瀛海尽尧封。

我们逐句解释这首诗:

第一句:“罡风千仞跨茅龙”

  • 注解:罡风是指强烈的风暴或大风。千仞表示非常高的山崖,茅龙指的是茅草制成的龙形雕塑或其他象征性物体。这句描述了站在高高的山巅之上,面对着强大的风暴。
  • 译文:在狂风中屹立于千仞之高的山峰之上。

第二句:“日观遥临第一峰”

  • 注解:日观是泰山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山顶。第一峰指的是泰山的最高峰,也就是南天门。这句话表明诗人站在山顶远眺,可以看到远方的第一峰,即最高的山峰。
  • 译文:从日观峰俯瞰,远处第一座山峰清晰可见。

第三句:“汉禅已亡司马草,秦碑空覆大夫松”

  • 注解:汉禅和司马草可能指的是古代汉朝时期的道教修行或与汉朝相关的某种仪式、习俗。秦碑指的是秦始皇时期的石碑。这里提到“已亡”和“空覆”,意味着这些曾经存在的传统已经消逝,或者被后来的文化所取代。大夫松可能是指古代官员使用的松树,因为松树在中国历史上象征着官员。
  • 译文:汉朝的宗教仪式或习俗随着历史变迁而消失,秦始皇的石碑也已被后来的文化覆盖。

第四句:“低看四岳为诸弟,高揖须弥作大宗”

  • 注解:四岳指的是中国四大山脉,这里指代整个国家。诸弟可能是指皇帝的弟弟们,或是朝廷中的同辈大臣。须弥是佛教用语,指代须弥山,是印度神话中的一座大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以及他将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愿望。
  • 译文:我低头看着这片大地,为我的兄弟姐妹们服务;我愿意高高地致敬,成为国家的支柱。

第五句:“眼底谁云小天下,华夷瀛海尽尧封”

  • 注解:眼底指的是眼前的世界或国家。谁云小天下表示有人认为自己的国家小,但诗人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华夷瀛海表示古代对中国各地的统称,包括中原地区和其他边疆地区。尧封指的是古代帝王尧的封地,通常被认为是中原地区的一部分。这句话强调了诗人对自己国家的认识和自豪,认为国家辽阔广大,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
  • 译文:难道有人觉得我们的国土小吗?我们的疆域广阔无比,包含了华夏文明的所有地方,如同古老的尧帝一样享有尊崇的地位。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他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传统,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他也表现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