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东流竟不回,年华漏箭暗相催。
严风乱卷胡霜去,明月还浮朔吹来。
白草连天迷渥水,黄金无地觅燕台。
谁怜蹭蹬龙媒老,苜蓿蒲梢晚自哀。
燕京中秋十五首
冉冉东流竟不回,年华漏箭暗相催。
严风乱卷胡霜去,明月还浮朔吹来。
白草连天迷渥水,黄金无地觅燕台。
谁怜蹭蹬龙媒老,苜蓿蒲梢晚自哀。
注释:
- 冉冉(rǎn rǎn)东流竟不回:形容时间过得很慢,仿佛水流在不停地向东流淌,但最终并没有回头的意思。
- 年华漏箭暗相催:年华如同漏箭般流逝,不知不觉中被催促着前行。
- 严风乱卷胡霜去:狂风如怒涛般翻滚,将胡地的霜气卷起带走。
- 明月还浮朔吹来:明月似乎受到了北方寒风的影响,漂浮在寒冷的北方天空。
- 白草连天迷渥水:茫茫的白草覆盖了整个大地,连成一片。
- 黄金无地觅燕台:在这片白茫茫的大地上,已经找不到像燕台那样的富饶土地了。
- 谁怜蹭蹬龙媒老:又有谁能怜悯那些奔波忙碌、辛苦劳作的老龙马呢?
- 苜蓿蒲梢晚自哀:傍晚时分,人们开始感到悲伤和失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燕京中秋时节的壮丽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如“冉冉东流”、“年华漏箭”等,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活的艰辛。同时,通过对比“明月还浮朔吹来”和“白草连天迷渥水”,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身处异乡、思乡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