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咸阳火已红,遥闻新构压秦宫。
汉皇自定河山鼎,萧相徒劳土木工。
运去赤龙伤逝水,时来铜雀更摩空。
遗基指点无人识,弹剑高歌想大风。
【解析】
题干“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即要求翻译时必须保持每句诗的格式不变。此诗为七律,首联点明时间地点,颔联写汉皇定鼎咸阳,下联写萧相运亡铜雀。颈联写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尾联写遗基无人识,弹剑高歌想大风。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情感的理解与掌握。
【译文】
三月,咸阳大火已燃起红焰,遥闻新筑之台压在秦宫之上。
汉王自定江山,何须萧相国劳心于建筑土木。
时运已去,龙伤逝水;时运来临,铜雀更空。
只留下断垣残壁让人指点,我弹剑高歌,想听那风声大作。
【注释】
吴宫:指建于吴地的宫殿。
六月咸阳火已红:六月,夏至前后,此时日短夜长,阳气盛极,故云。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
遥闻:远远听到。
汉皇:指汉武帝。河山鼎:指建立河山的鼎。
萧何:西汉开国功臣。
运:时机。赤龙:指黄河。
铜雀:指铜雀台。
遗基:指项羽焚毁秦朝宫殿后所遗留下来的遗迹。
弹剑:指弹剑而歌。
大风:指《大风歌》。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三月的咸阳城已经燃烧起红红的火焰,远远地听到了新筑的宫殿高耸入云顶天立地。汉王自定江山天下,何需萧何劳苦奔波于土木之功?时运已去,如龙受伤,逝水难留;时运来临,如铜雀楼重新矗立于天地之间。只有那些断墙残壁让人去指点,我弹剑高唱《大风歌》来抒发豪情壮志。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夹带一些抒情的成分,语言质朴自然,不雕琢,不藻饰,但读来却有一股慷慨激越之气,使人感到一种不可压抑的力量。诗人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前四句写景叙事,后四句抒情议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
首联写景:咸阳大火燃烧起来,新筑的宫殿直插云天。诗人用“已红”二字写出大火的猛烈程度,用“遥闻”两字写出宫殿的高峻巍峨,形象地勾勒出汉皇宫的雄伟气势。
颔联写事:“河山鼎”,指刘邦建立汉朝后,把山河作为自己的封国;“萧相”,指西汉大臣萧何。诗人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之情。
颈联写意:时运已去,如同龙受伤,逝水难留;时运来临,如铜雀重新矗立于天地之间。这是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总结和感悟。
尾联抒情:只有那些断墙残壁让人去指点,我弹剑高唱《大风歌》,来抒发豪情壮志。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展望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