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红颜黯自怜,下机鸣杵小楼前。
捣残鸳锦非今日,梦隔龙沙又一年。
不惜哀音催木叶,愿随明月到胡天。
中原荒土无人辟,汉武时巡尚事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名为《悲秋十八咏·秋柳》。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词释义:

  1. 悲秋十八咏秋柳
  • 悲秋:秋天的景象常常引发人们的哀愁和感慨。
  • 十八咏秋:这里指的是王建在秋季时所创作的十八首诗。
  • 秋柳:秋天的柳树,通常与萧瑟、凄凉等意境相联系。
  1. 少妇红颜黯自怜,下机鸣杵小楼前。
  • 少妇:年轻的女子。
  • 红颜:形容女子的脸色红润,常用以形容女子的美丽。
  • 黯自怜:黯然伤神地自我怜悯。
  • 下机:指女子乘轿离开。
  • 鸣杵: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此处可能比喻女子离开时的哀怨声音。
  • 小楼前:指女子下轿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小巧精致的楼阁前院。
  1. 捣残鸳锦非今日,梦隔龙沙又一年。
  • 捣残鸳锦:形容女子离开后的孤寂生活,如同捣碎的鸳鸯锦缎一般破碎。
  • 梦隔龙沙:意指梦境中的离别之苦,仿佛是在龙沙之地(遥远或荒凉的地方)与爱人分离。
  • 又一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一年之后的情景与现在相比有了变化。
  1. 不惜哀音催木叶,愿随明月到胡天。
  • 不惜哀音:形容对离别的痛苦毫不吝啬地表现出来。
  • 催木叶:催促树叶凋落,象征季节的更迭。
  • 明月:常在古诗中用来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胡天:泛指边疆的天空,可能是指遥远的边塞。
  1. 中原荒土无人辟,汉武时巡尚事边。
  • 中原:古代中国境内的土地,这里泛指国家或领土。
  • 荒土:荒芜的土地,指国家或领土上的荒废状态。
  • 无人辟:没有人去开发或治理,形容国家的衰败和无人问津的状态。
  • 汉武:汉武帝刘彻的尊号。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曾多次巡视边疆。
  • 尚事边:仍然关注并参与边疆事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年轻女子在秋季乘船离去的场景,表达了她对离别的哀伤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的“捣残鸳锦”和“梦隔龙沙”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女子的孤独生活和遥远地域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中原荒土无人辟,汉武时巡尚事边”则点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行为,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历史的关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