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书曾寄魏夫人,遥踏罡风下紫宸。
南岳到来如旧识,懒残还记是前身。
钵抛山下泉应满,柯烂岩边局又新。
何事夜游须秉烛?
好将明月作车轮。
飞书曾寄魏夫人,遥踏罡风下紫宸。
南岳到来如旧识,懒残还记是前身。
钵抛山下泉应满,柯烂岩边局又新。
何事夜游须秉烛?好将明月作车轮。
【注释】:
- 飞书曾寄魏夫人:指李白曾经给魏夫人写过一封信。
- 遥踏罡风:意指在山中行走时,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气场或力量。
- 紫宸: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此处代指皇宫。
- 南岳: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为五岳之一。
- 旧识:以前认识的人或事物。
- 前身:比喻前世或来世。
- 钵抛山下:形容诗人把水壶扔到山下,表示要离开。
- 柯烂岩边:意思是说岩石上的苔藓已经脱落,露出了下面的石头。
- 何事:为什么。
- 秉烛:拿着蜡烛,暗指夜晚出行。
- 明月作车轮:用月亮作为车轮,暗喻月光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首句“飞书曾寄魏夫人”,意味着诗人曾经通过书信向远方的朋友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第二句“遥踏罡风下紫宸”,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感受到的强大气场或力量,仿佛是在皇宫中一样。第三、四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衡山的自然风光,“南岳到来如旧识”表达了诗人对衡山的熟悉和亲切感,“懒残还记是前身”则是诗人对自己与衡山之间深厚情感的抒发。第五句“钵抛山下泉应满”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离开时的不舍之情,第六句“柯烂岩边局又新”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最后两句“何事夜游须秉烛?好将明月作车轮”则是诗人对于夜晚旅行的特殊体验和感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衡山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人生之趣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