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子宵祈太乙坛,上宾环佩已珊珊。
鼎湖龙驭随先帝,瑶水仙娥引从官。
一代母仪传史笔,九天慈诏下鸡竿。
遗恩浩荡如春雨,多少疮痍洒泪看。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与思考,同时对诗歌的内容进行理解分析,并注意从诗中提取关键性的信息。
本题要求赏析这首诗的内容及艺术特色。“圣子宵祈太乙坛,上宾环佩已珊珊。”大意是:圣子在深夜祈祷太乙坛,上宾已经佩戴着玉佩缓缓降临。“鼎湖龙驭随先帝,瑶水仙娥引从官。”大意是:鼎湖的龙驾跟随着先帝,瑶水的仙娥引领着跟随的人。“一代母仪传史笔,九天慈诏下鸡竿。”大意是:作为一位母亲,她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天界慈父的诏书下达到鸡竿之上。“遗恩浩荡如春雨,多少疮痍洒泪看。”大意是:遗留下来的恩泽浩荡如春雨,有多少创伤洒满了泪痕啊。
【答案】
译文:“圣子”指皇帝,“宵祈”即夜间祈祷。夜半三更,皇帝向太乙坛祈祷,表示对先帝的追思。“上宾”指先帝的灵车。皇帝为先帝的灵车准备玉佩,以显示自己的孝心。皇帝的车队随先帝而去,皇帝的车驾被安置在鼎湖山,而皇后的车子则被安置在瑶水中。皇帝死后,皇后成为皇太后,她的威信如同古代的母仪一般。“九天”指天界,“慈诏”即诏书。皇太后像天帝那样慈爱地降下诏书,使百姓安居乐业。太后留下的痕迹像春雨一样浩荡,百姓们看到这些痕迹时,都流下了眼泪。赏析: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三年(715)三月三日,当时唐玄宗在华清宫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祈求神灵保佑国家太平。诗人在此日撰写了这首哀词。全诗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既表达了诗人对先帝的敬仰怀念之情,又表现了太后的仁德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