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斜绕郡城隅,古庙还如屈大夫。
自厌文章惊俗眼,遂教溪壑尽名愚。
香灯夜冷啼山鬼,烟雨春深怨鹧鸪。
惆怅词人多落魄,潮阳南望隔苍梧。

【注释】

潇湘:即今湖南省。斜绕郡城隅:指潇湘二水在城外蜿蜒流过,形成优美的景观(郡城,即郡治所在城市)。屈大夫:屈原因楚王被围,曾投汨罗江而死。后因称忠臣为屈子,或屈大夫。还如:像……一样。自厌:反躬自省。文章惊俗眼:文章写得好,使世俗之人感到惊奇。遂教:致使。尽名愚:使所有愚蠢的人都出名了。香灯:指佛教寺庙中供佛的灯火。夜冷啼山鬼:传说中深山中的鬼魅常常在夜间啼哭。鹧鸪:一种鸟,常在江南一带鸣叫。惆怅:忧愁失意的样子。词人自伤怀才不遇,漂泊异乡,故有此慨。潮阳:古县名,治所在今广东潮州。南望隔苍梧:潮阳与广西梧州相隔千里,诗人遥望之而感慨。

【译文】

潇湘二水在城外蜿蜒而过,像屈大夫一样,使世俗之人惊叹不已。

我的文章虽好,反令那些愚蠢的人也出了名,以致他们到处流传。

香火缭绕的寺院夜晚灯火阑珊,山中的鬼魅在夜里哀哀啼号。

烟雨蒙蒙春色渐浓时,鹧鸪鸟又发出凄切的鸣声。

我多愁善感地感叹着,词人的才华如此出众却落拓天涯。

潮阳远在岭南,我遥望着那遥远的梧州,心情惆怅无限。

【赏析】

《吊柳司马祠》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共二首,这是第一首。柳司马指的是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河东先生。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等职。他因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运动失败而被贬谪到南方的永州。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期间。

诗的前两句是说柳宗元的祠堂在潇湘二水旁,其古庙犹存,就像当年屈原因楚王被围,投汨罗江而死一样。诗人用“还如”二字,以屈子喻柳子,表明二人皆忠贞不渝。接着诗人便抒发了自己的感情:我虽然文章写得好,但却招来了世人惊讶的目光,使他们都成了愚昧无知的代名词。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接下来三句,诗人由前两句生发想象,对潇湘二水的美景加以描写:“香灯夜冷啼山鬼,烟雨春深怨鹧鸪。”这两句是诗人对潇湘二水美景的独特感受。香灯夜冷,山鬼啼号;烟雨春深,鹧鸪悲鸣。诗人以拟人的笔调,把山水草木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写出了潇湘二水的优美景色和动人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潇湘二水美景的赞美之情。

诗的中间四句写诗人在潇湘二水的美景中产生的联想和想象。前两句是说:香火缭绕的寺院晚上灯火辉煌,但山中的鬼魅却在夜里哀哀啼号。后两句则写到烟雨蒙蒙的春天里,鹧鸪鸟发出了凄厉的叫声。这两句也是诗人对景物的观察和想象。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山鬼、鹧鸪赋予了生命,写出了它们的哀怨之声。同时,这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它们的感情态度。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中心思想所在。诗人在这里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诗人认为,自己虽然文章写得很好,但却招来了世人惊讶的目光,使他们都成了愚昧的代名词。因此,他不禁感慨万分:“潮阳远在岭南,我遥望着那遥远的梧州,心情惆怅无限。”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情之作,通过对潇湘二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之情。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山水草木赋予了生命和情感,写出了潇湘二水的优美景色和动人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潇湘二水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这也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佳作,通过对潇湘二水的描绘,抒发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