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戎惟数汉嫖姚,刘杜齐名亦勇骁。
老马昔曾谙远道,饥鹰何意堕层霄?
背城自合增军气,击楫凭谁翊圣朝?
寄语同舟须努力,勿如河上漫逍遥。
【注释】
和黄士明:和韵,即同韵相和。
辽左闻报六首:辽左指今辽宁省一带。闻报六首是作者在辽北地区听到的六件事。
己未九月:指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九月。
元戎:主帅。数汉嫖姚,指东汉名将马援,他曾以骑射为将,号为“伏波将军”。
刘杜:东汉初,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刘邦任用韩信为大将,打败项羽。杜甫有《咏怀古迹》诗云:“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里指汉、胡。
老马昔曾谙远道,饥鹰何意堕层霄?
老马:比喻人老而经验丰富。谙,熟悉。
饥鹰:比喻人勇猛刚强。堕,坠落。层霄:高空,高云。
背城自合增军气,击楫凭谁翊圣朝?
背城:背水一战。自合:自己应该。增军气:增加士气,振奋人心。
击楫,拍桨助兴,比喻振奋精神。翊圣朝:辅助朝廷,支持国家。
寄语同舟须努力,勿如河上漫逍遥。
同舟:《庄子·大宗师》:“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同舟,即指同在一条船上,共同奋斗。须努力,必须努力。河上,指河面之上。逍遥,悠闲自在。
赏析:
《和黄士明太史辽左闻报六首己未九月》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写诗人在辽北地区听说的六件事;最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劝勉友人要努力工作。全篇结构紧凑,意境壮阔,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性。
第一部分写景抒情,抒发诗人对时局的担忧。首二句“元戎惟数汉嫖姚,刘杜齐名亦勇骁。老马昔曾谙远道,饥鹰何意堕层霄”是说主帅是汉朝的名将马援;刘备、孙权齐名,也称得上是勇武之将。老马曾熟悉长途跋涉的道路,饥鹰为何会从高空跌落下来。“老马”,喻指老成持重的人。《汉书·李广传》:“老马仁矣哉,而赐之千里驹。”意思是说老马很懂得如何去走很长的路。“饥鹰”喻指英勇善战者。《战国策·赵策》记载:“赵奢率军大败秦军,收复失地。赵王亲自到军营慰劳将士,赵奢说:‘从前赵括虽然年轻但学习兵法,现在大王您只问年龄大小,不知道了解实际才能如何。’”意思是说赵括虽年轻但却很有才干,而现在君王却只知道问年龄大小,而不去了解实际才能如何。“堕”,坠落。“层霄”,高云。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主帅是汉朝的名将马援;刘备、孙权齐名,也称得上是勇武之将。老马曾熟悉长途跋涉的道路,饥鹰为何会从高空跌落下来。
第二部分劝勉友人要努力工作,不要像河上的闲人一样悠然自得。
首三句“背城自合增军气,击楫凭谁翊圣朝?”意为背水一战可以鼓舞士兵的斗志;振奋精神需要有人的支持。“背城”是说背对着自己的营垒布阵作战,形容处境极其危险,只有决一死战。“自合”,自己应当。“增军气”是指增加士气,振奋人心。“击楫”,指拍击船桨以助兴。“倚”,依靠。“翊圣朝”,辅助朝廷,支持国家。
最后两句“寄语同舟须努力,勿如河上漫逍遥。”意为寄语在船上的伙伴们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要像在河水上飘荡的人那样无所事事,悠闲自在。“同舟”,比喻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共事。“须努力”,必须努力。“河上”,指河面之上。“漫逍遥”指无目的地游荡。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