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着子陵裘,也有高名照九洲。
天上星辰曾曳履,海边烟月几垂钩。
台空石冷鱼龙夜,风急潮生荻苇秋。
一钓连鳌知得否,长竿吾欲到蓬邱。

登湛文简钓鱼台

英雄不着子陵裘,也有高名照九洲。

天上星辰曾曳履,海边烟月几垂钩。

台空石冷鱼龙夜,风急潮生荻苇秋。

一钓连鳌知得否,长竿吾欲到蓬邱。

注释:

  • 登湛文简钓鱼台:登上湛文简的钓鱼台。湛文简,即沈约,字休文,南朝齐代诗人,曾任东阳郡守。钓鱼台是古代的一处名胜古迹,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建,后人在此钓鱼以纪念大禹。
  • 英雄不着子陵裘:英雄们不穿子陵(东汉隐士)那样的破旧衣衫。子陵是指东汉末年的诸葛亮,因避世隐居而穿布衣。
  • 也有高名照九洲:也有崇高的名声照耀整个九州大地。九洲,泛指中国。
  • 天上星辰曾曳履:天边的星星仿佛在拖着鞋子行走。曳,拖动、引领。
  • 海边烟月几垂钩:海边的烟雾和月光下,仿佛可以伸手去钓鱼。
  • 台空石冷鱼龙夜:台阁空空荡荡,石头冰凉,鱼龙在夜晚出没。
  • 风急潮生荻苇秋:狂风急促,潮水涌起,芦苇和荻草在秋风中摇曳。
  • 一钓连鳌知得否:我一次钓鱼,能否钓得连鳌(神话中的巨兽)都不知道。
  • 长竿吾欲到蓬邱:用长长的竿子,我要去蓬莱岛。蓬莱岛是传说中的神山,位于渤海之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沈约登上湛文简钓鱼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天上星辰比作牵引脚步的鞋子,海边烟雾和月光比作垂钓的场景,台阁空旷、石头冰凉等意象都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动感。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看淡、向往自然的情感,以及渴望探寻真理、追求更高境界的理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