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同调自相求,杯泛鸣泉共枕流。
小径藤萝经雨密,仙家鸡犬隔村幽。
暑残三伏仍逢闰,竹冷千竿早入秋。
惭愧行厨似香积,还输苜蓿在斋头。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客来同调自相求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接待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似乎与诗人有着相同的志趣或爱好。”同调”在这里意味着两人在兴趣、思想或行为上相似。”自相求”表明双方主动寻找对方,可能是出于共同的兴趣、情感或其他原因。

  2. 杯泛鸣泉共枕流 -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其中诗人和客人一同在小园中饮酒,酒香伴随着潺潺的溪水声,仿佛能听到水声在枕头间流淌。这里的“鸣泉”可能指的是泉水的声音,而“枕流”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声音仿佛随着水流而动。

  3. 小径藤萝经雨密 - 这句诗通过描述小径上的藤萝在雨中的浓密程度,传达了一种静谧和湿润的氛围。雨后的小径显得更加幽深和神秘,藤萝的密集可能给人一种遮天蔽日的感觉,增添了一种隐秘和神秘的美。

  4. 仙家鸡犬隔村幽 - 这里的“仙家”可能是指远离尘嚣的隐士或神仙居住的地方,而“鸡犬隔村”意味着与世隔绝,生活在一个被自然美景包围的宁静环境中。这里的描写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强调了一种与世隔绝的清幽。

  5. 暑残三伏仍逢闰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季节变化的感慨。虽然夏天已经接近尾声,但因为闰月的存在,夏季的炎热并没有完全消退。这里的“三伏”是中国传统的夏季节气,通常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阶段。而“闰”意味着这个夏天有额外的一个月,这可能导致夏季的温度比常年更热。这里的“暑残”暗示着夏天的炎热即将结束。

  6. 竹冷千竿早入秋 - 这句诗通过描写竹林中竹子的凉爽感觉和秋天的到来,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的情感变化。竹子在秋季依然保持着它的清新和凉爽,这与夏日的炎热形成了鲜明对比。这里的“竹冷”不仅描述了竹子的物理状态,还可能象征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7. 惭愧行厨似香积 - 这句话使用了佛教词汇“香积”,通常用于形容佛教寺庙内的供品,这里可能暗指诗人的烹饪技艺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甚至能够达到供品的标准。这里的“惭愧”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烹饪技艺的谦逊态度。

  8. 还输苜蓿在斋头 - 这句诗以幽默的方式回应了前面的自我评价,指出虽然诗人认为自己的烹饪技艺高超,但实际上他最擅长的是种植苜蓿。这里的“还输”意味着尽管诗人对自己的烹饪技艺很有信心,但他实际上并不是最佳的烹饪者。这里的“斋头”指的是僧人居住的地方,可能是诗人自嘲自己虽然烹饪技艺不错,却无法在修行上有所成就。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诗人对自己烹饪技艺的自我认识。整首诗以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