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岁交君到白头,燕都秦塞忆同游。
早知遽化辽城鹤,却悔轻回剡曲舟。
聚散临歧心已折,死生隔世涕难收。
金风最是无情物,吹老琪花不耐秋。

以下是对《挽故山东大方伯刘萝径先生四律》的逐句释义:

燃藜阁上老人星,一夜光销陨渤溟。过眼功名蕉覆鹿,浮沤身世海漂萍。

这首诗描绘了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主题。首句“燃藜阁上老人星”,通过燃藜阁这个象征性的场景引出老人之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老去。”一夜光销陨渤溟”则表达了时间如水般悄然流逝,无法挽留的无奈之情。

第二句”过眼功名蕉覆鹿”, 描述了人生的短暂和功名的虚幻。功名如同覆盖在草地上的香蕉皮,一触即破,转瞬即逝,象征着人生中那些短暂的荣耀和成就最终都将成为过去。”浮沤身世海漂萍”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漂泊无依,就像海中的浮萍,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方向和归属。

第三、四句”聚散临歧心已折,死生隔世涕难收”,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悲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聚散临歧心已折”形容在分别的时刻,心中的悲痛已经无法抑制。”死生隔世涕难收”则表达了对于生死界限的模糊和对于逝去亲友的深深怀念,泪水难以收回,反映了一种深深的哀伤和不舍。尾句”金风最是无情物,吹老琪花不耐秋”则以秋风为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秋风无情地吹落了珍贵的琪花,也预示着生命的凋零。

这首诗通过对岁月、生命和离别的深刻描绘,传达出一种对无常命运的感慨和对逝去亲友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体现了明代诗歌中常见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值得细细品味和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