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临歧话别难,且携雄剑对君弹。
长城谁纵胡儿马?
短发仍冲壮士冠。
池上夔龙徒拊髀,军中韩范几登坛。
时危各展经纶手,早上金门策治安。
诗句解释
1 把酒临歧话别难:在岔路口把酒相送,面对离别的情境感到难以开口说话。
- 且携雄剑对君弹:暂且携带着雄壮的长剑对着你弹奏一曲。
- 长城谁纵胡儿马:是谁在长城上放纵了那些胡人的马匹?
- 短发仍冲壮士冠:虽然已经白了头发,但仍然戴着象征英雄的帽子。
- 池上夔龙徒拊髀:只能在水边看着像龙一样的大鱼(可能指水中之物)只能空拍大腿。
- 军中韩范几登坛:军中有像韩愈、范仲淹那样的文官能登上讲坛。
- 时危各展经纶手:当国家处于危难之时,每个人都应该展现出自己的才智与策略来应对。
- 早上金门策治安:早晨可以到金门城去策划安邦定国的策略。
译文
在岔路口把酒相送,面对离别的情境感到难以开口说话。
暂时带着雄壮的长剑对着你弹奏一曲。
是谁在长城上放纵了那些胡人的马匹?
虽然已经白了头发,但仍然戴着象征英雄的帽子。
只能在水边看着像龙一样的大鱼只能空拍大腿。
军中有像韩愈、范仲淹那样的文官能登上讲坛。
当国家处于危难之时,每个人都应该展现出自己的才智与策略来应对。
早晨可以到金门城去策划安邦定国的策略。
关键词注释
- 李父母:指诗人的双亲。
- 入觐:进入朝廷朝见皇帝。
- 兼归省:同时回家探望。
- 三首:此处指这三首诗。
- 临歧:来到岔路口。
- 话别难:难以用言语表达告别之情。
- 携雄剑:带着锋利的长剑。
- 弹:弹奏长剑,象征着告别或赠剑之意。
- 长城:这里指边境,也暗指战争或政治斗争。
- 纵胡儿马:放纵敌人的马匹,可能是形容边疆的紧张状态。
- 短发:年老的象征。
- 壮士冠:表示年轻时的英姿或勇武。
- 池上:水边的景色。
- 夔龙:传说中的龙,这里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智慧。
- 拊髀:拍打大腿,表示失望或无奈。
- 韩愈、范仲淹:唐朝著名的两位文官,此处用以象征有才能的人才或文士。
- 经纶手:治理国家的智慧和策略。
- 策治安:策划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 金门:古代城门名,位于今福建福州附近,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这里指代国家重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即将离京入朝的父母所写。通过描绘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父母的不舍和对国家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临歧”“携雄剑”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亲人的深情厚谊,又有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