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郊竹石晚延凉,幽思盈盈一水长。
燕去渐收秋后扇,鸿来遥送鬓边霜。
芙蓉低照横塘镜,薜荔新裁野老裳。
何处秋声最堪听?
月明渔笛满沧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主旨大意,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本题为鉴赏选择题,赏析诗句时可从表达技巧、语言风格、情感主旨等角度分析,一般用一两句话进行概括即可。注意要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回答。
第一首:
①芳郊,芳洁的郊野,此处指秋日的郊野;②竹石,这里指竹影和石上的苔痕,暗含“映”字;③晚延凉,晚上凉爽宜人;④幽思,深微而悠长的思想感情。
译文:郊野中,竹影斑驳,石上苔痕点点,一派清幽之景,让人感到凉爽宜人。思绪在心头荡漾,像一条悠悠的长河。
第二首:
①燕去渐收秋后扇,鸿来遥送鬓边霜。燕去了,渐渐收起秋天的扇子;鸿雁来了,遥送你的鬓边添了白发霜。
译文:大雁南飞,渐行渐远,我收起了秋后的扇子;鸿雁北归,遥遥送来了寒气。
第三首:
①芙蓉低照横塘镜,薜荔新裁野老裳。芙蓉花低下,倒映在水塘里,如同一幅明镜;薜荔树刚被砍伐,做成了野人的衣裙。
译文:芙蓉花低垂着头,倒映在池塘里,就像一面明净的镜子;薜荔树叶刚刚被砍伐下来,做成了老农的衣裳。
第四首:
①何处秋声最堪听?月明渔笛满沧浪。这一句问的是,哪里的秋天的声音最美呢?明亮的月光下,渔民吹奏着笛子,整个江面上充满了渔夫们劳作时的歌声。
译文:哪里的秋天的声音最美呢?明月高照,渔夫们正吹奏笛子。
赏析:这是一首咏秋的诗,描写了秋夜郊园中的景物,抒发了作者在秋夜中怀乡之情。诗人抓住郊园的秋夜景色,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绪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