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载酒出江滨,日映红霞霁景新。
共泛狂涛夸海若,谁怜涸辙济波臣?
忘机鸥鸟时呼侣,破浪鲸鲵不避人。
欲坐莲花访蓬岛,扶桑东去是通津。
【注释】:
- 社集镜园泛舟观涨二首,作者自注:“时米价贵,盗贼多。”
- 扁舟载酒出江滨,日映红霞霁景新。
- 共泛狂涛夸海若,谁怜涸辙济波臣?
- 忘机鸥鸟时呼侣,破浪鲸鲵不避人。
- 欲坐莲花访蓬岛,扶桑东去是通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镜园泛舟观涨的景象和心情。
“社集镜园泛舟观涨二首”,诗人自注道:“时米价贵,盗贼多。”这句话表明,此时正值丰收季节,但因为米价上涨,导致盗贼横行。这两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性和人民生活的困苦。
“扁舟载酒出江滨,日映红霞霁景新。”诗人乘船出游,欣赏着美丽的景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共泛狂涛夸海若,谁怜涸辙济波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认为,那些盗米的贼人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因为他们破坏了社会和谐。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他希望能像海神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忘机鸥鸟时呼侣,破浪鲸鲵不避人。”这句诗描绘了鸥鸟和鲸鱼与人类的和谐相处。鸥鸟在海上自由翱翔,而鲸鱼则在水面上翻腾跳跃。这些生物与人类和谐共处,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画卷。
“欲坐莲花访蓬岛,扶桑东去是通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他想象着自己在莲花座上,乘坐着船只前往蓬莱仙岛。这里的“通津”指的是通往仙境的道路,象征着实现理想的可能性。
这首诗通过对镜园泛舟观涨的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性和人民生活的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