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渡头花似锦,枫林桥畔月如霜。
他时忽忆兴公赋,两地愁牵一水长。
【译文】
桃叶渡头,繁花似锦;枫林桥畔,月色如霜。
他时若想起我,兴公赋诗之景;两地之间,愁绪牵连一江水长。
注释:
- 桃叶渡头:传说中女子送别情人的渡头。
- 枫林桥畔:枫树成林的桥畔。
- 兴公: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左思,字兴公。
- 两地:指作者和孙建侯所在的两个地方。
- 愁牵:愁情相牵,相互牵绊。
- 一水长:形容两地相隔遥远,思念之情难以割舍。
桃叶渡头花似锦,枫林桥畔月如霜。
他时忽忆兴公赋,两地愁牵一水长。
【译文】
桃叶渡头,繁花似锦;枫林桥畔,月色如霜。
他时若想起我,兴公赋诗之景;两地之间,愁绪牵连一江水长。
注释:
今夕是何夕,开尊不厌频。 乾坤翻阅世,儿女暗催人。 守岁更声尽,迎年乐事新。 谁持树柏酒,一寄岭梅春。 今夕是何夕,开尊不厌频。 - 解释: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时刻的美好感慨,认为今晚是如此的特别和值得纪念,因此频繁地打开酒杯享受美酒。"是何夕" 是一种古语用法,常用于表达“今夜是什么夜晚”的意思,这里强调了时间的不可复制性和今晚的非凡。"开尊" 指开启酒器,享受美酒
注释: 1. 春山试一登:春天的山林,尝试一下登山。 2. 野村皆禁火:野外的村庄都禁止用火。 3. 此独传灯:唯独这个寺庙里还点着灯火。 4. 空谷闻幽鸟:在空寂的山谷里听到鸟儿的叫声。 5. 流云傍定僧:流动的云彩伴随着修行的僧人。 6. 晚归休待月:晚上回家不用等月亮了。 7. 人已踏金绳:人们已经踩着金光闪闪的绳索。 赏析: 《寒食虎丘》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一个画面
【注释】 雨后上方寺:雨后天晴,上方寺上空出现了彩虹,是佛家七宝之一。龙归古洞春:龙归洞中,春光明媚。山门新霁雨:上方寺的门在雨后的清晨刚刚放晴,有雨后的新鲜空气。石路净纤尘:石上的小路干净无尘。得句先呈佛:得到诗的灵感,就把它献给了佛祖。长歌不属人:我唱的歌,没有人能听懂。所嗟山下径:我所走的山路,都是被人们走过的迷途。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任处州(今浙江丽水)司户参军时(公元805年)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部分的内容然后一一进行概括即可。本题属于综合考查诗作的内容要点。首先明确一下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要求逐句解读诗歌,最后结合诗歌内容和注释进行分析赏析。 (1) “夏日过赵凡夫定山别业”:夏天路过赵凡夫的定山别业。 (2) “元同蒋诩径”:“元同”即元同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蒋诩径”指蒋诩路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离失所,困顿于四川时所作。 “黯黯灯前语,愁来发浩歌。”意思是说,诗人在昏暗的灯前与朋友交谈,愁绪袭来时便慷慨长啸,高歌一曲。这两句诗写诗人与朋友相聚时的欢乐场景,但紧接着一句“河清不待我”,又使这种欢乐戛然而止。 “河清不待我,日落几挥戈。”意思是说:河水清澈透明,不需要等到我来才变得清澈。太阳落山了,我也该回家休息了。这里用“河清”“日落”来比喻人生短暂
夏日过赵凡夫定山别业 其四 天池当面卓,仙茗有云芽。 麋鹿随双屐,图书足五车。 论诗疑白社,叩诀秘丹砂。 借问愚公谷,何如此地嘉。 注释: 1. 天池当面卓:指天池在此处显得特别醒目。 2. 仙茗有云芽:形容茶如云朵般洁白,口感细腻。 3. 麋鹿随双屐:形容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仿佛是一只麋鹿跟随自己的两只鞋。 4. 图书足五车:比喻拥有的书籍数量多得可以装满五辆车。 5. 论诗疑白社
夏日过赵凡夫定山别业 其二 自辟东南境,谁夸十九泉。四围山作国,一线路通天。 龙性难降俗,猿心入定禅。石田无陇亩,种药本耕烟。 注释: 1. 自辟东南境:自己开辟了东南方向的地方。 2. 谁夸十九泉:谁夸赞这里的水有十九个泉眼。 3. 四围山作国:四周的山如同国家一样环绕着这个地方。 4. 一线路通天:一条小路直接通往天上。 5. 龙性难降俗:龙的本性难以被世俗所污染。 6. 猿心入定禅
注释: 宦海嗟无岸,名山别有春。 官场如大海没有边际,名山却另有一番生机。 遥从栖隐处,再觅姓庞人。 远远地追寻隐居的地方,又寻找姓庞的人。 野鸟时窥客,幽花不笑贫。 野鸟不时窥视客人,但幽花却并不嘲笑贫穷。 坐邻支遁宅,今古并劳尘。 我坐在支遁的宅院旁边,古今都让人感到疲倦。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游览赵凡夫定山别业的情景。诗人感叹官场如大海无边无际,而名山却另有一番生机
闻砧 千门明月里,清响落云端。 谁道繁砧杵,皆经制绮纨。 无衣秋赋急,邻烛夜光残。 寄语琼楼妇,重帘未觉寒。 注释:砧,古代捣衣用的石制或木制工具;云,云朵;绮纨,指丝织品。 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思夫的闺怨诗。全诗通过写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表现了女子在深宫中孤独寂寞的生活和内心痛苦的情感。前四句写女子在月光下听到远处传来的砧声,想象着丈夫也在月下为家人劳作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
【注释】 过雨沾山翠,淙淙万玉流:经过雨水的冲刷,青山被染上绿色,山中溪水潺潺流淌。 重檐,指层层屋檐。飞瀑布,指从山上流下来的急湍水流。披,穿。赤城,山名,在今河北省赞皇县西南。游,游览。 【赏析】 《夏日过赵凡夫定山别业 其五》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组诗作品。这组诗描写了诗人游览定山别业所见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热爱之情。首句写景,次句写人,最后两句写情,全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形象。
赋得枫桥流水五绝送孙建侯归金陵 浣纱人去冷姑苏,寂寞江枫怨夜乌。 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离别后的景象,她离开了苏州的浣纱地,留下了空寂的江边枫树在夜晚发出哀鸣。 好掬桥边如镜水,凭君西寄莫愁湖。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可以将这清澈见底的水面作为信物,通过邮递送往远方的莫愁湖,以此寄托思念之情。 注释: 1. 邓云霄:明代广东东莞人,字玄度。 2. 浣纱人
【注释】 赋得枫桥流水五绝送孙建侯归金陵:即《枫桥夜泊》 木兰桡:木制的桨,木兰是树名。 桥边车马尘初静:桥边的车马在暮潮中停息,刚刚停止。 明月新教白玉箫:月亮刚从云层中钻出来,用它来演奏乐曲。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首句描写落日黄昏时,江面上的景致。“枫响飕飕落暮潮”,傍晚时分,江上吹来阵阵秋风,树叶飒飒作响,暮潮涌起,波涛汹涌。 次句写友人即将离去
【注释】 赋得枫桥流水五绝送孙建侯归金陵:这首诗是诗人赠给朋友孙建侯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潺潺:水流的声音,这里指水声悠扬。 当年曾度水犀军:当年曾经度过一支水军。水犀,即水犀,古代的水军以犀牛为标志,故称。 临流莫话兴亡事:面对流水不要谈论国家的兴亡之事。 惊起啼乌片片分:惊飞起来的鸟儿在空中盘旋,一片片洒向天空,仿佛在为逝去的人哭泣。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结构,还得考核诗歌的思想情感,请考生务必结合诗歌进行综合解读。“久旱戏柬黎明府”是第一句,意思是:长久干旱,你开玩笑似地给我写封信。“云拥奇峰暑未残”意思是:云雾环绕着奇峰,暑气还未完全消散
注释: 在炎热的暑朝,我静扫了琴书,清静地坐在空荡荡的房间中。短榻临阶,月色洒满床铺。奇怪的是,早晨起来感觉肌肤骨骼都凉了,原来是昨夜微风吹入,带来清凉。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夜晚清凉景致的诗。首句“琴书静扫一虚堂”,描绘了一个安静的环境,琴书被收拾干净,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第二句“短榻临阶月浸床”,描述了夜晚的月光洒在床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温馨的氛围。第三句“怪底朝来肌骨冷”
【注释】黎明府:地名,今属广西。别我:别于我。怜君:怜惜你。卧治:指在官署中闲居。何异:犹如。城头、姑射山:都是神话中的仙山。 【赏析】这是一首寄怀之作,写诗人离别黎明的友人,并对其寄以深情的怀念与祝愿。首句“棋局壶觞日往还”,点出友人与自己交往频繁。次句“怜君卧治别来闲”,是说友人因公务繁忙而卧病在家,自己则因离任而别去,因此有闲情逸致来探望他。三、四句写诗人对友人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