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苎声高秋夜长,谁移明月在昭阳?
层台彩女罗衣薄,舞罢盈盈两袖霜。
诗词原文
白苎声高秋夜长,谁移明月在昭阳?
层台彩女罗衣薄,舞罢盈盈两袖霜。
译文注释
白色的苎麻在寂静的秋夜里发出清脆的声音,是谁将明亮的月亮移到了昭阳宫?
宫女们穿着薄如蝉翼的罗衣跳舞,舞毕后衣袖上沾满了晶莹的露水。
赏析
邓云霄的《拟古宫词一百首》是一首描绘汉宫夜景和赵飞燕形象的古诗。诗中“白苎声高秋夜长,谁移明月在昭阳?”通过“白苎”与“明月”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谁移明月在昭阳?”一句则引发读者对主人公的好奇。
接下来的“层台彩女罗衣薄”,描述了宫女们轻盈的舞姿与薄罗衣,展现了宫廷中的繁华与奢靡。最后“舞罢盈盈两袖霜”则形象地描绘了宫女舞蹈结束后,衣袖上沾满晶莹的露水。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加了诗意的韵味和层次感。
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汉宫中的华丽与寂寞,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场景的感慨以及对古代宫廷生活的想象和思考。